IBM的廣告語說:“讓變化成為計劃的一部分”,家電大亨們將面臨哪些變化,又需要何種計劃呢?
家電業還有資格談高利潤的版塊嗎?針鋒相對的電視廣告和國美、蘇寧、百安居等大賣場不斷擴大的營業面積會明確無誤地會給出答案:廚房家電?;蛟S人們早已經察覺,家電產品早已經不能單純地劃歸到黑白陣營——整個家電市場的二次細分已經在悄無聲息當中完成。新概念的家電品種、陡然增長的消費需求以及悄然生長的家電品牌,折射出家電行業改變思維的必然。不過這一改變還沒有被普遍認可。
過去的2004年,平均利潤低至3%的白色家電業在零零散散的整合當中,試圖尋找復興的機會。各個廠家都明白如果繼續在低成本、價格戰的老軌道上面運行,只有兼并整合搞規模效應一條路可走,因此整合之路毫無霸氣可言,厘定了中國品牌當主角,外資品牌為配角的大基調。弱小品牌逐步遭到清洗,華凌、小天鵝、榮士達等堅挺多年的老字號最終被市場淘汰。不過,6月海爾擬并購美國家電巨子美泰,使通過資本運作刺激企業成長的途徑陡然升溫。由于TCL海外并購后組建的TTE和TA相繼傳出巨虧和合資終止的負面消息,資本運作的前途如何,充滿變數。
“現在基本上可以認定TCL的合資是失敗的,” 陸刃波說,“品牌是依靠時間來培育的。中國家電企業一定要以做產品為主,不應以資本運作為先導。TCL如果能夠實實在在把巨大的利潤放在研發上,比拿去為一家虧損公司輸血來得劃算?!彼J為,從上個世紀80年代家電與外國產品技術差距高大3到4年相比,現在國內企業與領先品牌的技術差距已經縮小到3到4個月。更加尖銳的觀點則認為,以韓國家電企業為對比,尤其是在平板電視核心部件這一領域來看,從完全受制于日本企業到掌握等離子、LCD的全套生產技術,甚至向索尼這樣的業界霸主輸出技術,所需要的時間僅僅5到6年。而中國企業在20年的成長過程中,還沒有真正研發,甚至掌握任何核心技術,顯得尤為可恥。
“另外,整個白家電市場,消費者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已經取代技術突破成為拉動產品更新換代、擴大行業規模的主要動力,” 陸刃波說,“西門子能夠控制金字塔尖占據10%的高端產品市場,就說明了雖然市場整體上已經接近飽和,但是結構性的飽和,是本土廠商沒有為消費者提供擁有足夠說服力的高端產品。依靠同質化的產品廠家自己去推概念、推產品,很難奏效?!?/P>
但是外資白家電企業在中國要想占到大的份額,可能性不太大了,陸刃波評價現在中國市場的白家電市場的格局時說,“80年代過后,一方面本土家電引進了生產技術,一方面家電技術已經沒有根本上的突破了。中國企業與國際品牌有技術差距,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再者規模效應已經建立,海爾這樣的大企業不存在倒閉的可能性了?!庇姓{查數據顯示,根據家電產品的使用周期,家電產品已經進入大規模更新換代的高峰階段,有近40%多的城市居民家庭將在近年更換現有的電器產品。而家電產品的質量、性能已經取代價格成為消費者首先關注的要素。另一方面,彩電能夠保證20多年的平均利潤超過20%的高利潤期,平面電視只保持了5年,而平板電視則只有3年,高利潤的周期下降很快。這就意味著,頻頻推動價格戰,不僅僅危害了個別產品的利潤水平,還危害了對巨額技術研發投入的收回,長遠看來對本土企業、對整個行業都極為不利。
不可回避的高利潤讓西門子、伊萊克斯等國際品牌2004年在已有的基礎上,開始發力廚衛家電,紛紛推出油煙機、爐具和熱水器。僅油煙機市場,2004 銷量已經高達705萬臺,銷售額達40.42億人民幣。從1998年開始,廚房小家電的市場需求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毛利保持在20%左右。相比之下,傳統的冰箱、洗衣機及空調市場的平均利潤已經低至3%。但是家電巨人們并不會把寧波方太、杭州老板這樣的廚具企業看成競爭對手。不過,大品牌卻不得不拿出辦法來與新興勢力競爭。海爾家電早在3年前便已經宣布進軍整體廚房,依靠在大件電器的品牌和技術優勢占居高端。目前內地城鎮居民“整體廚房”擁有率僅為6.8%,由房地產熱推動的裝修熱潮會兇猛的推動整體廚房的銷售。調查顯示,未來5年將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準備購買整體廚房,其中廚用電器的空間可能達到近500億元。家電行業看似平淡的市場格局,已經暗含商業契機。
事實上,市場的持續發展已經打破了傳統概念當中的黑白兩色。娛樂家電(影音設備)、生活家電(空調、吸塵器、熨斗等)、廚衛家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微波爐、油煙機等)和個人家電(電動剃須刀等)四個市場劃分已經逐步形成。家電大亨們必須明白,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步改變改革開放之初低收入前提下購買單一產品的消費習慣,他們將越來越重視家電產品與家居環境的融合。因此整個市場已經體現出局部過渡的端倪。如果海爾能夠以整體廚房概念來開展研發,那么就不僅僅能出售旗下中高端的冰箱、微波爐等產品,成倍提高單筆銷售額和毛利率,還能在櫥柜等非技術環節獲得不菲的附加值。這意味著,大亨們面臨“氘氚核聚變”般聚合、重分產品系列,強調消費需求核心的市場驅動力,所有制造商都必須打破固有的以單一產品為核心的營銷思路,重新審視產品布局和研發重點,重新組織新的發展重心。
或許有一天不僅僅黑家電白家電的稱呼會消失,家電廠商的定位也會被改寫。稱他們為“海爾家居”“西門子家居”會更加貼切。如果制造商不主動入此大局,不行。
“實實在在把巨大的利潤放在研發上,比拿去為一家虧損公司輸血來得劃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