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跟隨的五大誤區
跟隨大品牌或市場拓荒者,搭上市場的順風車,企業既可以分上一杯羹,還可以避免少走前人走過的彎路。但是,作為跟隨者,需要從企業的自身優勢出發,堅持“量體裁衣”的經營導向,適時適度推出特色產品或服務,不能陷入盲目的跟隨誤區。
1.跟隨不是跟風。很多企業總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擴張欲望,看市場上流行什么,看別人做什么做得火,看什么賺錢,就想參與進來分一點,于是,跟風讓企業陷入了戰略困境。例如個別很有實力的酒類企業又做IT業,做洗滌用品的企業去做純凈水。企業應該跟隨什么樣的產品或者服務,進入什么樣的領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要力爭能讓原有的一些核心優勢能發揮到新的業務上來,比如阿里巴巴過去從事B2B的電子商務,積累了網絡上搭建買賣平臺的經驗,那么進入C2C,很多核心的價值就可以轉移過來,今后還可以實現B2C的整合。企業市場跟隨是戰略考慮,有句話叫“將軍趕路,不追小兔”,企業不能“哪里熱鬧往哪里趕”。
2.跟隨不是全盤的照搬和模仿。跟隨不是對手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與之相反,跟隨的時候卻要找準市場的空隙,現在很多企業在跟隨的時候為了圖省事,干脆來個全盤的照搬和模仿,結果是要么被明眼的消費者認為是假冒,要么會被市場領先者猛烈攻擊。
例如,一向低調沉穩的醫藥巨頭華源集團在采用市場跟進策略操作復合維生素產品時,采用的就是跟隨浙江民生藥業21金維他的營銷策略,連名字都叫得那么接近:民生叫“21金維他”,華源叫“世紀新維他”,包裝更是做得像孿生姐妹。在浙江市場,世紀新維他靠終端攔截啃下了21金維他近1/10的市場份額,然而2004年,21金維他采用建立超級終端、派駐促銷人員、簽訂買斷經營協議等手段,在全國范圍內封殺世紀新維他和其他競品,使得華源的世紀新維他在浙江市場一度陷入生存困境。
可口可樂是領導者,百事可樂是跟隨者,但是即使是模仿,也要找出差異性,可口可樂一貫堅持的基礎訴求是‘可口如一’,而百事可樂則用‘渴望無限’,它們在表達內涵上各不相同?!煽谌缫弧梢愿杏X到一種‘經典和永恒’的品牌特性,而‘渴望無限’則代表一種‘超年輕’的心理狀態,表達的是‘激情和企盼’的品牌主張,這兩種不同的品牌內涵訴說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無形中便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3.跟隨市場而不是跟隨產品?,F在很多企業跟隨的產品,看到別人做什么產品火,就一擁而上,而不去考慮市場的消費需求,消費者未來的消費趨勢,這使得跟隨之后存在非常大的風險,很可能因為對市場判斷不準而導致失敗。比如白酒行業盲目跟隨產品的現問題就非常突出,你有100元的酒,我就有200元的酒,你是30年窖藏要賣500元一瓶,我甚至百年窖存要賣1000元一瓶,而全然不管市場的需求,最后惡性競爭,大家都作鳥獸散。
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但是市場是永遠存在的,關鍵是看企業是不是能夠審時度勢,適時創新,因此企業在實施跟隨策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市場為中心,來建立自己的品牌,研發自己的產品,比如在核心技術和品牌方面,奇瑞QQ雖然被指抄襲通用汽車雪佛蘭Spark的外形,但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外形上,奇瑞QQ都取得了很大的市場成就,最重要的是跟隨汽車的市場潮流,打造完全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4.跟隨不能忽視創新。沒有創新的模仿追隨策略是注定沒有前途的,在品牌名稱上互相模仿、請明星打廣告等營銷手法的復制等都不能保證跟隨的長期性,相反這樣容易使企業喪失創新能力。
跟隨一定不能忽視創新,而且要大膽創新,研究消費者所好,找到消費者消費競爭產品的障礙點,并克服它就是進行產品創新的方式之一。比如錄像技術是索尼公司最先發明的,該公司“貝塔馬克斯”錄像機在市場上十分走俏。而松下公司專門研究競爭對手的新產品,找出其不足加以改進制造出更先進的產品,在索尼技術的基礎上,松下公司推出功能更加完美、令消費者一見傾心的樂聲和RCA兩個品牌的錄像機,一經投入市場,迅速壓倒對方,贏取了半壁錄像機市場。跟隨者相比市場領導者,更有創新的空間,因為跟隨者不會受自身經驗的束縛。
5.跟隨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善于學習的日本人,就非常會跟隨別人,日本人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先進的技術,更學到了利用先進的品牌理念去和歐美企業競爭的方法,例如模仿柯達而進入市場的富士,就善于向競爭對手學習,同時也很清楚地知道競爭對手的弱點,當洛杉磯奧運會上,富士以700萬美元打敗柯達,成為這一屆奧運會的贊助商時,誰也不會想到它是“模仿”柯達起家的。
跟隨既需要科學,也需要藝術,例如在一些消費者不是非常關注品牌的領域,簡單的模仿也可以取得成功,比如調味品領域,有一些小廠跟在海天、味事達的后面生產與這些名牌產品一模一樣的東西,產品的名稱、包裝都弄得非常相似,或是做一點小小的改動,從無到有,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戰果,但是在一些消費者購買決策比較復雜的領域,盲目模仿就很容易被市場所唾棄,例如活力28生產礦泉水,就缺乏科學的論證。
總起來說,企業跟隨一定要從戰略高度出發,系統的進行規劃,避免走入跟隨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