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PAT Project:
「項目目的及成效」
改善作業能在現場滾動式發展,產生延伸性的品質改善效益,提升管理效率。
一、改變全員的5S觀念、堅定實施信心,體現成本降低、品質提高、縮短交期成果
二、克服的反抗心態與消除疑慮,善用人性化管理、激勵工作士氣
三、使員工受到尊重和鼓勵,愿意主動積極投入工作改善,發揮提案改善機能
背景:一般推行5S管理的困難處在于以下三點:
1.對于5S管理活動作法不了解
2.未充分學習得5S管理活動的手法,或不知如何運用
3.一味模仿外國管理方式,未能有效融入國內國情文化提出有效方式
國內實際情況:
1.高層管理:缺乏接受新觀念的信心與勇氣
認定員工程度不足,無法用于改善現場工作
認為現場改善與品質管理是工程、管理部門的事情
2.中階主管:認為5S管理是工廠部門的事情
對于5S管理的作法不甚了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工作忙碌無法學習,保持安全傳統的不變的管理方式
3.基層人員:工作忙碌、生產第一
無任何激勵支持改善,現場已積習難改
授課后無法消化,回到現場無法應用
「合理化流程解決問題的步驟」運作實務
一. 主題選定
(1) 主題選定的進行方法
① 確認所屬部門的任務及自己的職責
② 確認上級給予職場的方針與目標
③ 發現問題并列舉出來
④ 問題點評價,決定主題
(2) 主題的表達方式
① 問題的表達方式
「何處 的 何物 怎么了」
(水平、所處狀態)
(管制特性)(制程、作業、產品、工作單位等)
② 主題的表達方式
「怎么改善 何處 的 何物 」
?。ㄋ?、改善之方向)
例如:降低研發流程的溝通不良率、減少研發過程中的消耗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