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客戶訂單的發出,生產線快速運轉起來,操作工們忙不迭的生產著不同型號的產品,物料在不停地移送,生產線在忙碌地運轉,生產線上的物料不少,但客戶卻頻頻催貨,供貨又頻頻出現延誤,生產主管不時地處理生產與供貨的問題,.......。你不要以為這是在描述那家公司的生產現場,而是《精益生產》培訓的現場。
價值流如何改善?超市究竟設多大?生產信息怎么流轉?交貨周期如何加快?勞動效率如何提高?員工參與意識該如何提升?一個個問題在討論爭執與實踐中得到解決,學員們忙的不亦樂乎,平時在工廠中遇到的問題培訓中清晰的被反映出來,精益的制造體系與工具奧秘自然頓有所悟。
企業運作的目標是通過持續的消除浪費并向客戶提供完美的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的內部增值過程。本課程提供了精益系統整體方案,為你介紹起始于豐田汽車公司的精益思想和精益生產系統的實施過程。目的在于: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認識價值和發現過程中的浪費,并持續消除浪費;采用精益化的拉動生產系統,有效控制過程中的庫存,降低制造周期時間,提高過程的效率(庫存、資金的周轉率)及客戶滿意率;為降低或消除過程中的非增值活動,通過降低設置時間、TPM、Poka-Yoke,生產線平衡以及目視控制,標準化作業等具體的改善方法,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拉動生產系統的實施。
課程系統講授了精益生產模式主要內容、模式實現基本方法、制造企業推行方式等技能,并針對國內企業生產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旨在為國內制造企業提供一套先進的生產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業的制造競爭力,最終實現制造業價值和利潤。
第一章、精益生產介紹
一、 精益生產到底是什么?(是理念?是哲學?是模式?是方式?是JIT?)
二、精益生產的優勢在哪里?
三、豐田生產系統模式的精髓是什么?
案例--精益制造系統架構介紹
四、精益在中國的挑戰
第二章、精益戰略與目標
一、精益戰略與文化——跨越危機七大精益戰略思考
二、精益目標—“七個零”浪費目標
三、價值流革新——壓縮80%生產周期L/T的精益方法
四、價值流改善案例(著名外企生產周期改善案例總結)
第三章、精益的五項基本原則
一、根據客戶的需求定義價值
二、識別價值流并據此安排經營活動
三、讓產品在增值過程中流動
四、讓用戶拉動價值流
五、永遠追求盡善盡美
第四章. 精益方式的經營理念
一、企業的目的
二、成本取決于生產方式
三、消除浪費
定義浪費
識別客戶增值與非增值(CVA & NVA)
常見的7種浪費(尋找浪費)
四、表面效率和實際效率
五、整體效率比個體效率重要
六、提高效率和強化勞動
第五章、精益生產的兩大支柱
一、準時化生產(JIT)
同步生產/連續流
工廠布局與流動單元設計
布局對效率和物流的影響
生產節拍時間(Takt)
均衡生產計劃和排程
生產數量的均衡
產品品種的均衡
生產排程的均衡
生產線平衡
實施均衡化步驟
拉動生產
價值流(VSM)設計
推動系統與拉動系統比較
拉動系統的含義及其重要作用
拉動式生產的原則、方法
生產計劃和物流控制
看板系統設計與看板數量
實施拉動系統的制約因素
二、自動化
自動停機
Poka-yoke 及其基本原則
異常的處理、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流程
質量控制的基本工具
案例--精益生產實例視頻欣賞
第六章、實施精益生產的基本要素
一、精益生產的基礎 -- 5S及目視管理
二、實施5S的意義、計劃、方法和步驟
三、目視管理的應用
四、快速換產(SMED)
五、改善與革新機制——追求卓越的(KAIZEN)文化
API(AutonomousProduction Innovation)自主改善與革新
改善團隊文化的建立與發展:學習型組織建立
促使豐田落實96%革新提案的項目績效評估體系
第七章、持續改善---有效實施精益生產的步驟
一、思維破冰:豐田用了三十年,我們打算用多久?
二、討論一下:為什么持續改善不持續?
三、持續改善的六個階梯
案例分享1:豐田公司的烏龜法則
案例分享2:華為公司流程項目給我們的啟示
思考力練習:我們自己的精益項目實施計劃
殊途同歸:——上海某電力公司實施精益生產的路徑參考
四、精益項目計劃的模板
五、精益項目實施過程控制的方法
第八章、精益咨詢完整案例分享
宋志軍 老師
精益生產與成本管控實戰專家
主要背景
★ 廣東省企業管理培訓協會理事
★ 寧波大學特聘《信用成本管控與價值分析》首席專家
★ 原大野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
★ CASIO(卡西歐)電子工程師、品質技術部、生產部總監
★ 廣州電子科技CEO、曾多次遠赴日本研修深造
★ 清華大學MBA、美國管理協會PTT職業培訓師
★ 中國生產成本管控第一人、現場管理實效改善專家
★ 中國式精益生產系統推進先導者,咨詢式培訓奠基人
個人簡介
宋志軍老師具有12年以上大型日企、德企等外資制造型企業工作經驗及16年以上專業管理咨詢、培訓工作經驗,是中國著名現場管理實效改善專家,中國式精益生產系統提出第一人,專注制造業的精益生產管理、設備工程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控、流程管理咨詢與培訓,精通運用前沿管理技術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策略及實務,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生產管理的難點、瓶頸等有系統的研究及豐富的經驗。輔導過數千家大型企業集團的培訓、咨詢項目。
作為一位杰出的管理顧問與培訓師,他的理論來源于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多年的成功咨詢實踐,因此他的觀點和建議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他的經驗與理論對于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中小企業尤其寶貴。
宋老師主導研發的以JIT(及時化生產)為主導內容的新生產系統(NPS)項目,立足于企業現有資源,利用JIT管理理念,改變傳統生產型態,通過對企業系統“瓶頸”的認定,在“有效產出”、“經營成本”和“壓縮庫存”目標下進行“突破改善”,使改善成果迅速體現和產生整體效益。目前,已幫助多家企業成功建立實施了NPS系統,在人工成本降低、計劃拉動式生產、在制品量減少、提高有效產出量、生產流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得到了客戶高度的評價和認可;其中,某重型機械公司咨詢1個月,配套同步加工作業,有效產出每月多增2臺;某機電公司咨詢半年,新廠房流線化流程設計,有效產出能力提高50%;某乳業公司咨詢一年,生產車間減員30%,人工成本從63元/噸降至50元/噸;某五金塑膠公司,咨詢輔導3個月,改稼動率為可動率考核,電力能源費用下降3成;某工藝制品廠(生產仿古家具、珠寶箱、箱包)咨詢輔導6個月,人均產能提高30%;某紙業公司咨詢三年,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機制及激勵措施,實施流程化管理,企業年銷售額逐年倍增,并成功復制兩個分廠;某汽車配件公司,咨詢三個月,指導建立了TPM全員設備管理系統……。
培訓風格
宋老師善于解答學員疑問,上課形式多樣,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具很強的互動性,深受客戶好評。他利用在系統思維、企業學習與知識管理方法、整合企業變革能力方面的豐富實操經驗,向各界優秀企業源源不斷地輸出管理新理念、新技術和操作方案。曾應邀在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珠海、上海、重慶、南京、常州、杭州、合肥、寧波、溫州、濟南、青島、煙臺、日照、濟寧、成都、蘭州、西安、漢中、天津、石家莊、貴陽、福州、廈門、泉州、武漢、南昌、九江、長春、大連等地舉辦數千場專題演講、其中的部分案例已成為咨詢、培訓界經典案例。
宋老師培訓五大特色:
啟發式教學 — 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強化學員的創新性和主動性;
案例式教學 — 講解式(印證式)案例和討論式(探究式)案例研究;
互動式參與 — 融知識于學員體驗中,行為再復制及知識應用度高;
強化文化式 — 從學員思維形式上、心智模式上將企業文化融入知識中;
情境教學式 — 角色互換、情境模擬、使學員對所學課題有更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