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作業對標準工時的意義,如何制定標準化作業。
標準工時的構成、測量方法、影響因素、制定步驟,寬放率及標準工時的改善。
勞動定額的制定,生產績效的影響因素及改善。
幫助企業建立科學的標準工時制定方法,合理制定勞動定額,為企業合理考評員工績效提供數據基礎,并提供系統改善作業效率的方法。課程中穿插大量討論、練習及案例。(最好能事先由企業提供部分案例或提前到現場研究)
第一單元:標準化作業流程
標準化作業的作用
最佳作業方式,效率高
產品質量的保證
標準工時的基礎
質量審核的基礎
標準化作業流程指導書
標準化作業流程圖
關鍵作業因素/作用準備
指導性與參考性文件
作業要素及統計分析
常見故障及處理預案-知識庫
第二單元:標準工時的構成
時間研究
游戲一:撲克牌游戲引出對標準工時的思考
標準工時的定義
合格工人
作業標準
正常的環境和條件
普通熟練程度和正常速度
注:測量標準工時一定要注意上述四個要素。
討論一:對照定義,游戲中的標準工時該如何計算?
討論二:本企業標準工時的制定是否符合要求?如何改進?
標準工時制定的基本條件
時間研究的層次
動作(適合動作密集型)
作業要素-若干動作集合而成
操作-若干作業要素的集合
程序-完成某項工需要執行的作業串
活動-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經歷的過程,由若干程序或工作站組成
功能-構成產品的組件或零件,保證達到某個特定目的所必須的所有活動。
產品-完成最終的產品
在測定標準工時時,要根據作業的復雜程度選擇合適的測量等級,不可生搬硬套。
討論三:本企業工時測量到何種等級合適?
標準工時的構成
主作業時間:
精密時間
目標作業(主體作業)
輔助作業
如檢查、測量、機器作業時間等
準備作業時間
如換型時間
開班前期的準備工作
換型后后道工序的起始等待
富余時間
人為富余
私事富余(喝水,擦汗等)
疲勞富余
其它富余
作業富余(質量問題處理)
工廠富余(5S、晨會)
時間分類
熟練程度
質量損失(原料、不合格品)
設備故障時間
等待(材料、機器等)
作業方法
出勤時間
規定休息/用餐時間
有效工作時間
損失時間及消除
標準工時分類
人的工時-Labor Hour
機器工時-Machine Hour
注:產能由機器工時決定,即將機器設置為瓶頸。
簡單介紹人機協作-提高協作效率
案例一:人機協作改善案例
案例二:流水線鋪線案例
參考資料:寬放種類及寬放率參考標準
討論四:本企業中包含哪些富余時間類別,是分攤到產品標準工時中還是從工作時間中剔除?
討論五:本企業中包含哪些準備作業時間?是否可以消除或減少部分?如何做?
標準工時的制定步驟與注意事項
標準工時制定的八步驟
測量標準工時的要點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工時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劃分
材料員/生產協調員/領班
組長/技術支持
間結員工如何分攤標準工時
分攤標準工時(不建議)
攤入生產成本(建議)
討論六:企業中有哪些直接與間接人員,如何對間接人員進行定崗定員,如何考慮其標準工時?
第三單元:標準工時的測定
直接觀測法
秒表測時法
攝像法-要剔除其中的浪費時間
工作抽樣法
工作日寫實
案例三:某家用電器工廠工作抽樣法
案例四:某工廠工作日寫實
合成法
工作因素法
方法時間測量
模特排時法-MODAPTS(重點)
練習一:用模特排時法計算給定作業的標準工時
預定時間標準法-PTS
標準資料法
測量標準工時的軟件-AVIX(先進)
幾種標準工時測量方法的比較
作業要素統計及人型流程程序分析
練習二:作業要素表在工時測定中的應用。
練習三:人型流程程序表在工時測定中的應用。
練習四:選擇生產線或作業工序,用上述方法進行作業測量和標準工時制定的練習。注意作業劃分及測量的層級。
第四單元:標準工時的寬放與應用
評比系數的設定方法
速度評比法
平準化法
客觀評比法
標準工時調整系數
努力度調整系數
熟練度調整系數
工作環境調整系數
學習曲線及其應用
學習曲線
如何基于學習曲線提高效率
標準工時的PDCA改善循環
工時改善的最大來源-作業改善
如何進行作業改善
討論七:本企業如何采用評比系數和調整系數進行工
時制定?
討論八:本企業如何利用學習曲線及方法改善進行勞
動效率提升?
標準工時的應用
多技能培訓
人力資源計劃
討論九:參考上述應用,建立本企業的標準工時應用。
案例五:根據標準工時及MRP來預測人力資源需求及如何安排多技能培訓。
第五單元:勞動定額與績效管理
生產線平衡
作業方法改進
生產計劃
產能管理(設備管理)
勞動定額與績效管理
產品制造成本計算
委外加工定價的計算
產品成本管理(產品管理部)
工廠生產管理(生產部)
工藝流程管理(工藝技術部)
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與人力資源部)
勞動定額的種類及作用
勞動定額及其要素
勞動定額的種類
勞動定額的作用
勞動定額的制定與管理
勞動定額與崗位定員
勞動定額的制定步驟
勞動定額的更新與管理
員工績效體系
意愿/技能/環境
案例六:機器看管定額的計算
案例七:員工績效的計算與考核案例
案例八:根據某汽車焊接工序視頻分析如何改進 作業,縮短節拍時間,解決產線平衡問題。
第六單元:效率與績效改善體系
員工績效體系的構成
生產率的提升維度
勞動生產率=單位時間產量/投入工時
設備效率=價值運轉時間/計劃開動時間
原材料生產效率=有效產量/原料投入量
績效指標分解與改善步驟
IE技術
員工相關的時間損失
線體平衡
人機協作
人因工程(線體高度、工位布局)
案例九:生產線體平衡改善
員工績效
車間相關的時間損失
車間管理績效(人員安排)
間接部門相關的時間損失
間接部門績效
新品驗證/設備狀況/生產工藝
員工績效體系的改善
員工績效改善六部法
討論十:根據內/外業的實際工作,找出目前有哪些影響效率的損失?
討論十一:從勞動率提升維度看,你有哪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議?
綜合討論:通過本次培訓,寫出您關于標準工時制定與效率改善的建議。
案例十:產品快速換型案例
張老師
國內知名理工科綜合性大學工學學士,德國著名大學工程學碩士和國內知名大學管理學碩士。曾在德國最大的集團企業實習培訓,獲得職業培訓師授權。
長時間的一線實際工作經驗。先后在世界500強的兩家德國公司,兩家美國公司擔任過重要管理工作;先后任生產經理、物料經理、工廠經理,目前在美資企業中擔任總經理。張老師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尤其在生產流程的設計、控制、管理;現場管理、員工管理、ERP體系的推行和整合;問題的挖掘和改善;流程改善;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良好的實踐和理論知識。
張老師從事企業管理將近20年,多年的國外留學生活和長期的外企工作,對生產流程,物流管理中的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他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非常成果地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
在籌建兩家德國外資公司,對企業的戰略策劃。工廠布局,物流設計、人員組織框架的設計、團隊建設和管理。從基本的員工作業到整個生產流程的均衡控制和計劃體系的規劃都有實際作業經驗。
在兩家美國公司工作中,針對生產流程中的一次通過率低,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采購成本控制、供應商網絡建設和改善都有直接成功經驗。榮獲公司CEO授予的嘉獎。
張老師在咨詢業,敬業敬職的德國式工作風格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先后輔導和培訓過100 多家世界500 強的企業,他認真、幽默、生動,富有實際操作性和務實的解決問題方案, 給學員來了的學之有效的課程。
曾經培訓過的公司:
紫江集團,吉龍,科世達-華陽,天宏科技,意維絲絕緣導線,上海貝嶺,克恩-里伯斯,??沏~業,聯合汽車電子,韓泰輪胎,華虹NEC,貝爾阿爾卡特,博世,寶鋼集團,日立電,安特工業,伊頓發動機零部件,上海敏孚汽車飾件,龍燈瑞迪制藥,弗例加濾清器,威特電梯部件,北京科勒,??颂仉娮?,青島啤酒,亞太釀酒,撲內卡,納鐵福,南京依維科,西門子電子,北京德龍電力設備,東北制藥廠,拉法基屋面系統,北京百麥食品加工,連云港杜鐘氨綸,阿法拉伐流體設備,歐姆龍,惠爾撲,百事可樂,雀巢, 上海家華,聯合利華,納西姆工業,肯特瓶蓋,博世特包裝設備,中國彈簧,小系車燈,南京鳳凰,施耐德,華西冰箱,大智塑料,上海紅陽密封件,克模塑膠,中國移動通訊深圳分公司,南通海一電子,上海培源木業, 信誼藥廠,上海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