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敚R士基”號是全球第一艘萬箱貨柜船
A.P.莫勒─馬士基集團日前公布上半年業績,受到一年前與鐵行渣華合并效應的連續拖累,主要業務馬士基海運的集裝箱運輸仍然未能轉虧為盈,錄得1.68億美元的虧損。但與去年同期的6.07億美元虧損相比,明顯縮小。在貨柜碼頭業務方面,盈利收入相當可觀,錄得51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500萬美元相比,上升1.04倍。
集團整體盈利上升33%,報15.6億美元,其中在出讓船舶及鉆油平臺上獲得6.5億美元。馬士基航運包括其子公司南非國家航運和馬士基物流業務在內,若以艙位市場份額來說,曾一度以超越全球市場的班輪份額位居全球第一位置;但由于管理層近年專注盈利與經濟效益,導致市場份額有所下跌。上半年全球箱運周轉量上升9%,但馬士基只上升3個百分點,增加了600萬箱。
馬士基的造船思想和船隊建設一刻未停過,近期仍然不斷造超大型新船。其E級配載1.1萬箱船,還有最后3艘未交貨,估計明年下水。一直錄得嚴重虧損的旗下造船企業─奧登塞船廠下階段將造6艘尺寸較小的S級貨柜船,在2009-2010年陸續交船。
集團行政總裁蘇登伯格表示,2005年收購鐵行渣華的整合工作仍在繼續,相信隨著時間的過去,最終會完成業務整合。
在具體航線表現上,馬士基似乎在歐洲線的表現好過泛太平洋線的表現。亞歐在線半年完成貨量上升13%,而泛太平洋線反而下跌12%。財務反映上未能令人滿意。另外,馬士基上半年削減泛太平洋線的運量和撤銷多條航線,北美內陸網絡配套線亦有部分取消。而非洲、大洋洲線的表現則有“合理的增長”。
航線平均的運費受油價上升影響,收入與上年同期持平。雖然如此,今年上半年運費顯示有上升的傾向。
摘自:中國物流與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