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作為我國著名的白酒老字號品牌,也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90年代初乃至 以前相當長時期內,其均在白酒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從最早的民間流傳關 于汾酒的故事傳說,到“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唐詩美譽,到建國后眾多國家領導人、文人墨客的題詞留言,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形成了汾酒品牌的魅力。上溯10年,汾酒同為中國八大 名酒之一,品牌上與茅臺不相上下,而銷量上比五糧液要靠前。但自從山西假酒案之后,汾酒便一蹶不振,不但銷量不能同日而語,在價格上也和五糧液差了二百多元。
假酒案原本與汾酒毫無瓜葛,不幸的是同處一個出事的地點,而且后來又查出了“假汾 酒 ”。如果僅僅是同處一個出事地點也就罷了,畢竟那個“假酒”不是汾酒,喝酒者也可心安理 得?!凹俜诰啤币徊槌鰜砭驼ㄩ_鍋了,消費者不知道此“假汾酒”非彼“假酒”,但是消 費者知道“假汾酒”就是假酒,喝“假酒”輕則失明,重則死亡,有誰還敢喝?
當山西朔州發生假酒事件時,汾酒認為事情與自己無關,并未有所行動;當發現“假汾酒” 時 ,才開始著急,開始聲討制假、販假者,開始要求加強法制建設——但是這種著急是為自己著急 ,不是急消費者所急,所以消費者不會領情,不會覺得汾酒是如何偉大的一個企業。古井貢 就聰明一些,董事長借著假酒事件,在報紙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指出中國白酒行業應該以立法的形式來杜絕造假這股不正之風,并表示將為假酒事件受害者家屬捐助20萬元人民幣的 撫恤金,同時告誡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要謹慎。這一舉動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各大報紙紛紛轉載古井貢集團董事長的信,3·15專題節目也對該董事長進行了專訪。很明顯,在這樣的 企業行為之后,就算市場上發現古井貢假酒,人們的同情也會多于抵制。
如果汾酒把那些受害者當作自己的消費者,那么“自己的酒民”中毒了,為什么不予以重視 呢 ?這就是對企業形象冷漠,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中國的許多企業基本上是幸災樂禍多于 承擔責任,當“假酒”喝死人之后,在僥幸心理的作用下,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責任,急著告 訴 大家,那酒不是我家的。那么,誰來負責任?答曰:法制——人命關天,法制完善尚需時日,這是多么不負責任的態度!
毋庸置疑,山西汾酒在處理“假酒案”的態度上存有僥幸心理——只要事不關己,便高高 掛起。然而這種僥幸的心理不但無助于汾酒渡過那場危機,反而在后來發現假冒汾酒時,讓企業處處被動,直至后來的一蹶不振。很多人在提到汾酒時,都認為是假酒害了這么一個 企業,如果一個企業連“假冒偽劣”的危機都渡不過,那么很難想像它能渡過前面提到的另外11種危機。所以,即便汾酒“僥幸”渡過了那次假酒危機,也難以預料其他危機會不會 拖垮這個企業。
在“空心奶粉”事件中,很多正規的國內奶粉制造企業也是采取一種“僥幸”的心理,認為那是別人的產品有問題,與自己無關。事實上,“空心奶粉”事件之后,消 費者對于國內奶粉的信心必然嚴重下挫,對于那些不知名的品牌勢必造成嚴重打擊。
2、鴕鳥政策的危害——很多企業,在危機來臨的時刻總是想著如何躲避媒體的采訪,這就是鴕鳥政策。一味地躲避,不面對事實,也不配合媒體進行輿論的疏導,這樣的做法顯然無助 于危機的解決。
面對危機,企業切不可模仿把頭埋在沙土里的鴕鳥,那樣即使回避了一時的問題,卻可能為更大的危害播下了種子。像鴕鳥一樣的逃避態度,隨便把頭埋在沙里,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 股正露在外面。企業單方面的逃避并不能避免公眾對危機了解的渴望,在信息反饋不足的情況下,公眾會憤怒地對企業這種行為進行抵抗。
雀巢公司是一個很有競爭力的企業,除了咖啡之外,它的乳制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市場占 有率。1977年,一場著名的“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在美國突然爆發,美國奶制品行動聯合會 的會員到處勸說美國公民不要購買“雀巢”產品。起因是人們相信雀巢公司為了自己的利潤, 有意忽視人造乳品在營養方面的缺陷并誤導消費者。這場抵制運動讓雀巢嬰兒奶粉危機延續 了十多年。在被抵制的十幾年時間里,雀巢美國公司一直在承受著巨額的經濟損失。
最初人們開始關注奶粉導致嬰兒營養不良的問題時,雀巢公司沒有正確對待社會活動家 的批評建議,甚至對一些教會領袖提出的嚴肅的道德問題也采取冷漠的態度。公眾感到他們的合法要求被忽視,因此對雀巢倍添敵意。一直到1984年1月,雀巢公司承認并實施了世界 衛生組織有關經銷母乳替代品的國際法規,國際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委員會才結束活動。
在事件最初的時候,雀巢采取的就是“鴕鳥政策”,對公眾的要求不理不睬,結果導致后來大規模抵制運動的開展。憑借雀巢的影響力以及企業實力雖然渡過了難關,但也為此付出 了慘 重的代價。這樣的事件發生在國內就成為了“空心奶粉”事件,這是一種更為嚴重的“營養不良”現象,顯然,國內企業在面對此問題的時候情況要復雜得多。
3、推卸責任的危害——在企業認為媒體及公眾都不知曉事件原委的情況下,一些企業 會抱著推卸責任的態度,認為反正這樣也無人知曉。這種心態是錯誤的,紙終究包不 住火, 推卸責任也許對短期經營有效,就長遠來看,事情終究會被曝光,而企業不但失信于 消費者,還失信于媒體。
2003年關于“富士走私和富士施樂走私”的傳聞在坊間流傳,而后關于“富士走私”新聞不 斷被 傳媒曝光,問題的焦點又更多地集中在珠海真科身上。富士一直以沉默作答,僅有的一份 “ 與自己無關”的聲明更顯示出其大有逃避中國媒體和輿論的監督、企圖蒙混過關之意。在 媒體公關上,富士更多的是“義正詞嚴”,試圖使媒體屈服。
富士“走私”丑聞更是遭到同行的詬病??逻_全球副總裁葉鶯對外宣稱:柯達對珠海真科的 “ 灰色行為”早就有所耳聞,珠海真科以前的“不規范運作”傷害了柯達。樂凱也表達了“極為不 滿”的情緒,并早就收集了有關真科的“違規資料”,上報國家經貿委?!霸谖覀兛磥?,富 士 與中港照相本來就是一家?!薄爸懈壅障鄥⑴c走私,富士難脫干系!”富士成了眾矢之的。
對于富士涉嫌走私事件,富士(中國)副總經理小泉雅士聲稱:“無論是富士總部還是富士(中國)分部 ,都從來沒有給珠海真科投過一分錢,實際上珠海真科只與富士總社的代理商有關。有關‘ 走私’的傳聞與富士公司無任何瓜葛?!豹?/P>
可經過調查表明,在中港照相的旗下,竟有十幾家“富士”名號的公司。富士本該緊急采取 危 機公關戰略,力爭平息危機,將危機可能帶來的損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以保住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中國市場??闪钊诉z憾的是,在其涉嫌走私已經是公開秘密的前提下,富士居然未 采取任何的危機公關策略,而是在珠海真科東窗事發后,干脆把自己推了個一干二凈。
關于“富士走私和富士施樂走私”的消息不斷被傳媒曝光,而且富士在遭曝光之后還以沉默作 答?!芭c自己無關”的聲明也屬于推卸責任進行敷衍。而在對待媒體上又采取“義正詞嚴” 的態度,試 圖使媒體屈服。富士還將一紙聲明函發給北京某著名財經媒體,表示要訴諸法律來解決被曝光事 宜。事與愿違的是,就在富士發出聲明兩個星期后,北京這家報紙仍然利用較大的篇幅 對富士以及“膠片”走私事件作了追蹤報道,并配有社評性的評論,大有將曝光“富士走私 ”事 件進行到底的決心。富士作為一家國際性的公司,在媒體的溝通上卻沒有顯示與跨國公司身 份相匹配的風范?!白咚健笔录毓夂?,北京、廣州等國內各大媒體開始了大規模追蹤報道,則更是把富士與媒體不和諧關系表露無遺。
相比而言,柯達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最佳品牌”“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等項目 中均居第一位,知名度高達81.4%,富士要趕上柯達絕不是時間的問題。
4、隱瞞事實的危害——“家丑不可外揚”是中國固有的一個觀念,這種觀念被應用到 企業危機管理中則會造成比危機本身更為嚴重的影響。企業不但繼續受到危機的影響,而且還會出現 誠信危機。
2004年3月25日,上海媒體報道:“來自權威部門的說法,‘息斯敏’會引起心血管系統方面 的 副作用,甚至出現吃死人的個案?!苯谏虾R恍┽t院皮膚科已經停止使用“息斯敏”。有專 家認為,阿司咪唑(息斯敏)是長效藥,經過肝臟進行代謝。肝功能好的人,可以馬上代謝 掉。肝功能不好的人,代謝時間增長,血濃度就會升高,從而對心血管造成毒性,甚至導致死亡。因此,息斯敏有毒副作用的消息,一經傳出,西安楊森公司立即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 指責。
西安楊森公司只是在2003年底向相關醫生發出《關于阿司咪唑片擬改說明書的提示》, 除此 之外,西安楊森公司并未表示要收回其全部產品,而且西安楊森公司公關部王鵬表示,不愿對該產品的毒性等問題作出更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