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雖然不能代替生產經營,但能提升企業價值。這需要明確財務管理的地位,建立以“財務管理(非財務部門)”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模式。還要加快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促使財務管理從核算型和收益管理型向風險控制型轉變,做到能夠分析企業內外風險,制定風險控制預案,主導生產經營活動,實施價值鏈管理,支持領導決策。企業要追求利益相關者最大化收益,就要滿足債權人、出資人、經營高管人員和經營員工的利益,滿足客戶供應商利益…… 平衡利益矛盾從兩方面入手:第一、立足于法律;第二、本身利益的均衡安排。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財務管理提升企業價值的行為,得出這樣的結論:財務管理創造企業價值,資金的集中管理、營運管理、融資管理、成本購置都是創造企業價值,有關財務的這些活動加起來叫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活動。開展財務管理提升企業價值活動應包括以下方面:成本管理、稅收籌劃,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薪酬管理,融資、投資、利潤管理,共享服務、集中管理、財務流程再造,財務戰略管理、企業風險管理…… 創造價值的活動也可以套用木桶理論,木桶板的高低決定創造價值的高低,最短的板決定了你的價值;保持企業價值的活動,則像水桶的底一樣,沒有它就沒辦法成功,企業成立首先就需要財務做運行的基本保證。支持企業價值的活動相當于木桶上的一個箍,有了箍水不會流失,而且增加了它的安全性,這就是財務管理提升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