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聯想再承接IBM-THINKPAD的品牌資產中的一聯串動作,也是非常有智慧的:
1、保留了副品牌THINKPAD,并升級為主品牌;
2、保留了IBM-THINKPAD的一貫外觀風格,讓人感覺到還是IBM的品質;
3、THINKPAD的標志設計,非常巧妙地把鼠標上的小紅帽放到了“I”上,把品牌的視覺資產有效的嫁接到新品牌上。
然而,聯想在品牌整合過程中也是有敗筆的。THINKPAD手提電腦屏幕的右下角開始標上了聯想的LOGG“LENOVO”。這似乎有點走火入魔了。THINKPAD手提電腦的個性是“性能超級穩定、權威、睿智成熟的商務精英的首選”,很多商務人士買ITHINKPAD一方面是因為性能穩定、數據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拎著它是一份自豪與榮耀。當大家都知道這是聯想的一個品牌時,這種榮耀感就會大打折扣。這種副作用,短時間內不會很明顯,但時間一長,肯定會傷害品牌根基。
其實,同一企業旗下有多個檔次差異較大的品牌時,一般采取的是相互不關聯策略,即不主動讓消費者知曉這是同門兄弟品牌。比如大眾與豐田就明智多了,從來不會主動告知奧迪和雷克薩斯是自己的品牌,否則大眾和豐田旗下的低端品牌會有損奧迪與雷克薩斯的高端形象。
THINKPAD手提電腦的一連串營銷和廣告策略更是令人大跌眼鏡:THINKPAD開始推出5999元的手提電腦,聯想的專賣店開始大張旗鼓銷售THINKPAD??赡苁锹撓爰瘓F負責THINKPAD的領導人迫于短暫的業績壓力采取了這一系列極不明智的策略。
IBM-THINKPAD開始推5999元的手提電腦,越來越多的低價BM-THINKPAD開始走向市場,還會有人仍然覺得拎著THINKPAD是一份自豪與榮耀嗎?其實,高價對THINKPAD是必須的,只有高價才能彰顯“權威、睿智成熟的商務精英的首選”的品牌個性。聯想集團對低端市場感興趣,不是完全可以靠LENOVO嗎?
聯想的專賣店開始大張旗鼓銷售THINKPAD,等于喋喋不休地告訴消費者THINKPA與LENOVO同一家的兄弟。這會降格IBM-THINKPAD的高檔感。雖然,IBM-THINKPAD推低價產品,共享聯想的終端,馬上會促進銷售的增長,但這是殺雞取卵式的增長,長此以往總有一天聯想集團會自食其果。
品牌通過營銷和傳播策略向消費者傳遞的一切信息都不應與品牌核心價值與個性發生沖突。品牌管理成熟的企業非常注重這一點,THINKPAD在被聯想收購前品牌管理非常嚴謹,盡管贊助流行音樂、搖滾音樂可以獲得更廣泛的傳播,品牌的知名度和短期銷量能得到快速提升。但為始終秉持品牌個性“商務首選、權威、睿智、成熟”,所以對音樂會的贊助就嚴格限定在高雅音樂領域,絕不會去贊助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而聯想收購了THINKPAD后馬上就有一連串非常不成熟的品牌行為,說明了中國企業和跨國企業在品牌管理理念與水準上的差距何其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