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企業問題,必然會涉及到企業的三大問題:第一個是企業制度安排的問題,第二個是企業戰略選擇的問題,第三個是企業文化塑造的問題。也就是說,無論是研究企業的人,還是經營企業的人,都必須要把握企業的這三大問題。甚至連那些想了解企業的人,也都需要把握企業的這三大問題??傊?,就企業來說,說到底,無非也就是這三大問題,即: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和企業文化塑造。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MBA的核心教學內容的設置,也都是以上述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為中心的,也都是圍繞著上述這三個方面的問題而展開的,也就是將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加以細分化和具體化,使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通過不同的教學課程而展現出來。
由此可見,研究企業問題,必須要圍繞上述這三個問題而展開,也就是以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這三個問題為中心。因此,在這里,我們首先對這三個問題做一個大致的描述。
1、企業制度安排所謂企業制度安排,就是對企業制度進行設計,因而通常也可以稱之為企業制度設計。企業制度安排對企業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企業本身就是一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企業對各生產要素的組合,實際上就是依靠企業制度而組合起來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不少人在談到企業的定義的時候,往往都認為企業就是一個將各種生產要素按一定制度而組合起來的經營主體。由此可見,企業制度對于企業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企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1)企業制度是企業賴以存在的體制基礎正如我們上面所講的,企業作為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實際上就是通過制度安排來組織各種生產要素的,因而企業制度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的核心紐帶和基礎。有人講,企業就是出資人之間的合約,也就是出資人以契約方式規定出企業制度,然后按照所規定的企業制度來組建企業。因此,沒有企業制度,就根本談不到企業的存在,當然更談不到企業的發展,因而企業存在和發展的體制基礎,就是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企業及其構成機構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說,企業本身的運行行為,以及企業內部的各種組織機構的活動行為,都要受到企業制度的約束,企業制度決定了企業本身,以及企業的構成機構的行為規則和行為規范,企業及企業中的各種組織機構,都必須遵守企業制度的安排,不能違反企業制度的任何一種安排。正是基于此,人們通常說,企業制度實際上是企業本身以及企業的構成機構的行為準則。
?。?)企業制度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也就是說,企業員工作為企業的組成人員,無論是CEO,還是一般的普通員工,其行為都必須遵守體現企業制度要求的各種規則,也就是要按照企業制度的要求而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因而規范員工的行為的準則,就是企業制度。也就是說,企業中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企業制度,按照企業制度的要求來確定自己的行為。正是基于此,人們通常把企業制度稱之為員工的行為規范。
?。?)企業制度是企業高效發展的活力源泉企業的活力雖然來自于許多方面,但主要是來自于企業制度安排。如果企業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調動企業中的各種生產因素的積極性,那么這個時候企業就是最有活力的。反之,如果企業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調動企業中的各個生產要素的積極性,那么這個時候企業就是最沒有活力的。就像中國原來的國有企業,之所以沒有活力,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企業制度安排有問題,它們的企業制度安排無法充分調動各種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因此,企業制度是企業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證,可以說,沒有良好的企業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業的活力。
?。?)企業制度是企業有序化運行的體制框架也就是說,企業的運行必須要有序化,而要有序化,就必須要有內在的約束,這種內在的約束就是企業制度?;蛘哌@樣說,企業要有序化運行,就必須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運行,而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運行,就必須要有一個運行的程序,程序要對企業運行有約束,那么約束企業運行的程序是什么?不是別的,就是企業制度。因此,企業制度實際上就是約束企業各種生產要素的行為以及企業本身的行為的一種準則。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的有序化發展,就必須有良好的企業制度。沒有良好的企業制度,就沒有企業的有序化運行。例如,我們有的民營企業之所以無法有序化地運行,就是因為缺乏一個良好的企業制度,因而有的民營企業雖然在一定時期內活力是很充足的,但是沒有過幾年就消亡了,原因就在于它的企業制度設計不合理,企業制度設計也可能確實調動了各種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及企業的活力,但是卻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有效約束,因而很快就消亡了,成為短命性的企業。由此可見,企業制度是企業有序化運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保障。
?。?)企業制度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體制保證也就是說,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無論是生產經營活動,還是資本經營活動,都必須要在一定的體制框架中進行,這種體制框架,就是企業制度。因此,可以說,沒有一種合理的企業制度安排,就不可能有企業的高效經營活動,因為沒有企業良好的企業制度,企業經營的活動就沒有體制保障,從而企業的經營活動就根本無法高效地展開。正是基于此,所以人們通常說,高效的企業經營活動實際上是有賴于良好的企業制度的。
正因為企業制度有著上述這六個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討論企業問題,首先要討論的是企業制度安排問題。也就是說,所有要研究企業問題的人,以及經營企業的人,都首先要考慮企業制度的安排問題。就經營企業的人來說,如果企業制度安排問題解決不好,就談不到企業的充滿活力的問題,就談不到企業的有序化發展問題,當然更談不到企業的高效益經營問題。就研究企業問題的人來說,如果搞不清楚企業制度安排問題,就根本不可能深入地把握企業的實質性問題,從而就不可能正確地研究企業問題。由此可見,討論企業問題,往往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問題。
2、企業戰略選擇企業作為以企業制度安排為基礎的經營主體,其制度安排確實非常重要,但是就企業本身來講,其經營戰略選擇更為重要。之所以這樣講,就是因為,企業制度安排固然很重要,但是設計企業制度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企業制度而設計企業制度,也就是說,企業制度設計并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或者說,企業并不是為了企業制度本身的要求而設計企業制度的,企業企業制度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經營,經營才是企業活動的中心內容。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經常講企業是以企業制度安排為基礎的經營主體,也就是強調經營才是企業的最主要活動,即中心活動。因此,在企業問題上,我們需要探討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問題。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戰略的本意,就是指企業的經營戰略,因而人們通常所講的企業戰略,企業發展戰略,實際上就是指企業的經營戰略。我們現在有的人把企業戰略的內容擴大到體制發展戰略,以及文化發展戰略等方面,實際上是不對的,企業戰略就是指企業經營戰略。因此,我們這里講的企業戰略,就是指企業的經營戰略。
所謂企業經營戰略,就是指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的方略和策略,以及企業經營活動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當然也包括了它們之間的有效組合。由此可見,企業經營戰略實際上就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綱領,即企業的行動綱領。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具體來說,企業戰略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這樣幾個要點:(1)企業經營戰略是決定企業經營活動成敗的關鍵性因素也就是說,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看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是否科學,是否合理?;蛘哒f,企業能否實現高效經營的目標,關鍵就在于對經營戰略的選擇,如果經營戰略選擇失誤,那么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就必然會將全盤皆輸。所以,企業經營戰略實際上是決定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和重要的因素。
?。?)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實現自己的理性目標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所謂生存、盈利、發展的理性目標,就必須要首先要選擇好經營戰略,經營戰略如果選擇不好的話,那么最后的結果就可能是企業的理性目標難以實現。目標有賴于戰略,戰略服務于目標,這里貫穿于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規律,因而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
?。?)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長久地高效發展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企業要長久地高效發展,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對自己的經營戰略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果經營戰略選擇失誤了,那么其結果必然是:即就是企業在某一段時間里具有較強的活力,但是企業最終卻很難成為百年老店,只不過是一種過眼云煙方式的短命企業。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不少企業之所以在發展中失敗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因為它們的經營戰略選擇失誤了,經營戰略失誤導致了企業的衰亡。例如我國原來的珠海巨人集團就是如此。巨人集團最后失敗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經營戰略選擇的失誤。本來它是從事于IT產業的,但是最后卻選擇了房地產這種自己并不熟悉的經營領域,最終由經營戰略選擇的失誤,使得這樣一個當時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卻在很短的時間中很快地垮臺了。
?。?)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充滿活力的有效保證在現實經營活動中,企業具體活力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企業要有效地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的發揮,則在于自己對經營戰略的選擇,即在經營戰略中充分體現自己的比較優勢。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到底有什么樣的比較優勢,就應該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在經營戰略中充分體現自己的比較優勢。如果一個企業選擇了不能體現自己比較優勢的經營戰略,那么這個企業最后肯定就會完蛋,根本談不到高效發展的問題。
由此可見,經營戰略的選擇,實際上是企業對自己的比較優勢的選擇,只要對自己的比較優勢選擇好了,那么這個企業才能充滿活力,因而說經營戰略是企業活力的有效保障。
?。?)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及其所有企業員工的行動綱領一個企業的負責人按照什么準則來安排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只能是依據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必須要服從于自身的經營戰略,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企業已經決定的經營戰略。由此可見,如果企業沒有一個作為行動綱領的經營戰略,那么就會出現企業領導人拍腦袋瓜,隨意改變企業的經營活動戰略的情況,從而使得企業的經營活動沒有一個有效的良好約束。
因此,企業只有有了一個很好的經營戰略,使得所有的人都能按照經營戰略安排自己的日常經營活動,從而才能保證企業既充滿活力,也能夠有序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強調企業經營戰略實際上是企業的行動綱領。
總之,從上述幾個要點可以看出,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是企業高效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經營戰略的選擇直接涉及到企業成敗,是決定企業興衰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因此,無論是研究企業的人,還是是經營企業的人,甚至是那些想了解企業問題的人,都應該對企業經營戰略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深刻把握。
3、企業文化塑造企業作為一種以人與人的組合為基礎的經營活動主體,其經營行為必然最終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說,企業是人格化的企業,企業的所有活動最終都要靠人來執行。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的制度安排,企業的經營戰略的選擇,最終都必然會體現在人的價值理念中,也就是以企業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我們這里所講的企業文化,就其形式來講,它是屬于人的思想范疇,是指人的價值理念,而就其內容來講,則是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在人的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企業文化也是企業高效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要點上:(1)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任何企業都會倡導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導的價值理念成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從而使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成為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靈魂。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實際上是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一種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體現在每個員工的意識上,當然最終就成為指導員工行為的一種思想,因而企業文化最終作為企業的靈魂而存在。從現實狀況來看,任何一個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恰恰就是這個企業在制度安排以及經營戰略選擇上對人的價值理念的一種要求,也就是要求人們在價值理念上能夠認同企業制度安排及企業戰略選擇,并以符合企業制度安排及戰略選擇的價值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因而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作為企業的靈魂而存在。
?。?)企業文化是保證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實現的重要思想保障企業實際上是人的組合體,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為都會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導和約束,因此,企業文化作為每個企業員工的一種價值理念存在,當然就會對企業員工的行為發生應有的作用,也就是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從而會對企業發生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既包括激發企業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約束企業行為的作用。正是因為企業文化作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存在,而員工又會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業文化能夠使員工自覺主動地執行企業制度,貫徹企業經營戰略,因而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的思想保證。
?。?)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創新與經營戰略創新的理念基礎也就是說,雖然企業員工的價值理念往往要受到企業制度和企業戰略的約束,也就是員工的價值理念要體現企業制度的要求和企業經營戰略的要求,因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的要求在員工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但是反過來,企業文化也會對企業制度的安排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有一種反作用,因為人的價值理念支配人的選擇及行為。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的創新,必然會帶來員工價值理念的創新,而這種價值理念的創新,會推動企業制度的創新和經營戰略的創新。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企業制度的創新和經營戰略的創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企業活力最終來自于人,也就是來自于人的積極性,只有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才能使企業最終充滿活力,而人的積極性的調動,則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價值理念的支配,也就是說,只有人在價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時候,那么人才有內在的積極性,如果人對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認同,那么即就是強迫他去干,那么也不一定會干好,因為他雖然會被動地被迫執行命令去干這件事,但他并沒有內在的積極性,因而不一定會干好,因為他在干這件事中并沒有自己內在的活力。所以,要讓企業中的每一個人能夠積極地去從事某項活動,那么就要首先讓他在理念上認同這件事。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作為員工所信奉的價值理念,必然就會直接涉及到企業的活力,作為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而存在。
?。?)企業文化是企業行為規范的內在約束也就是說,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所有員工的行為都應該規范,而規范的準則,就是要求員工能夠很好地遵守和貫徹企業制度的安排及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在要求。因此,所有員工的行為規范,都來自于企業制度的安排,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但是如前面所講的,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內在約束,因而對于人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規范,應該要有一種內在的約束才行,這種內在約束就是指,當一個人在思想上覺得自己應該如何去干的時候,他才能形成內在約束。也就是說,當人在價值理念上對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認可的時候,那么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戰略選擇就作為一種價值理念而存在,從而人才能內在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自己約束自己,使得約束有自我性,稱之為是自我約束。只有在這種內在約束起作用的條件下,企業才能最終保證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的有效實行??傊?,企業文化為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必然會從內在性上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從而成為規范企業行為的內在約束力。
總之,從上述五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企業的一個極其關鍵性的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企業文化的問題,企業文化同企業制度、企業經營戰略一樣重要,也是企業問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4、企業制度、企業戰略和企業文化的內在統一到這里為止,我們分別概述了企業制度安排,企業經營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這三大問題。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制度、企業經營戰略、企業文化這三者在企業內部實際上是一種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的關系,它們雖然各有自己的獨特作用,但并不是相互分裂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完全內在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企業制度是企業的行為準則,企業戰略是企業的行動綱領,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的行為準則和行動綱領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也就是說,企業的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有賴于人們在價值理念上的認同,成為企業文化的內容;同時,企業文化又反過來會影響到企業制度的安排和企業戰略的選擇,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戰略選擇體現了企業文化的趨向。
由此可見,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制度,企業經營戰略,企業文化,這三者實際上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一個企業要充滿活力,同時又能夠可持續地長期有序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安排,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戰略選擇,當然也必須要有一個比較好的企業文化的設計,這三者是密不可分開的。因此,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研究企業問題,都必須要從企業制度、企業戰略、企業文化這樣三個方面來考慮企業的問題。
但是,我們在這里并不想全面地探討企業的上述三大問題,而且僅僅是想首先探討企業的制度安排問題。也就是說,本書主要探討企業制度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