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茂咨詢在上海各大百貨公司的89個高端化妝品專柜,對178名專柜銷售人員進行了終端客服調查。被調查的品牌主要包括,香奈爾、嬌韻詩、倩碧、迪奧、雅頓、雅詩蘭黛、嬌蘭、蘭蔻、資生堂及SK-II等。調查結果出人意料:所有高端化妝品品牌的完美客戶服務指數得分平均為24%,也就是說,任意一位前往專柜的顧客得到完美客戶服務的機會僅為24%??蛻舴毡憩F最好的品牌,得分也僅為34.9%。(5月25日《新聞晨報》) 高端化妝品的客服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他大眾化商品就更可想而知了。當今,眾多品牌商品的質量、價格、形象和包裝水準日趨同化,完美的客戶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產品之外,品牌來自于消費者的感受及認同。菲利普?科特勒關于產品的三個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產品由核心產品、有形產品、外延產品三個部分組成,外延產品就是客戶服務,它包括安裝、送貨、售后服務等。消費者甚至會將優質客服的商品作為首選。一些有真知灼見的商家提出:“我們1%的失誤,對于客戶而言,就是100%的損失”,“與客戶一起成長”,“在投訴中完美”,等等。 記得兩年前,我女兒買了一款某著名國際品牌的手機,但在負責“包換”的15天內多次出現黑屏,到指定的特約維修點檢測,被告知“沒毛病”;不久,手機就“罷工”了,第一次“包修”,去取機時就發現沒有修好,當即返修;到了預約取機的日子,又被告知:“沒有需要更換的配件,待有了配件再通知來取”。我女兒提出在包修期間可否提供備用機,特約維修點干脆地回答:“沒有?!庇谑?,她發E-mail到該手機的中國總部客服中心投訴,上海分部答復時又“搗糨糊”……我想,對這樣糟糕的客戶服務,消費者只有“用腳投票”,下定決心今后再不買它。事實上,以后凡是說到手機,我們一家都會對人說“某某手機,產品質量差,服務質量更差”。前不久,我女兒更新手機,理所當然地選了另一品牌。事情過去兩年了,但愿該著名品牌手機的客服已經大有改進,所以本文留有余地,沒有點它的大名。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他假設,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只蝴蝶扇動幾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氣流,對地球大氣的影響可能隨時間增長,兩周后,甚至可能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同樣,客戶投訴,無一不是由最初的最簡單的小事發展而來。一個客戶會把他的不滿告訴身邊的5個人,而這5個人又會把這件事情告訴身邊的10個人……忽視細節,不注重客戶服務,很可能讓一個精心打造的品牌頃刻倒掉,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