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暴露是初創企業的大忌
企業家能做別人不能做的,達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是受人尊敬的。但很多情況下,這是困難的,尤其是創業企業。做別人不想做的,甘于寂寞,獨辟蹊徑,其實更能顯示創業企業家的遠見卓識。
大企業資源豐富,實非小企業能比,不管是資金、人力資源還是品牌都是如此。大企業的雷達是打開的,不斷搜索自己前面的機會。如果大企業要并購小企業,也算是雙贏;如果大企業憑借自己的優勢,力拼小企業,那結果往往不是小企業能應付的。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拿PC平臺上的辦公室軟件來說,現在基本是微軟Office的天下,當年的文字處理軟件World Star和Word Perfect早已不知去向。電子表格處理軟件Lotus1-2-3曾風靡一時,但微軟的Excel來了,情況就完全變了?;ヂ摼W早年Nascape創造了輝煌,當微軟力推自己的IE后,也是兵敗如山倒。原因很簡單,他們擋了微軟的路,動了微軟的“奶酪”。微軟在這些領域是有企圖的,并且是有能力的。面對微軟這個龐然大物,大家都會繞著走,不希望進入它的雷達范圍。
前一段時間,中國移動進入到很多原來SP運作的領域,令很多SP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音樂行業,中國移動直接和唱片公司簽約,IM領域要自己操刀。SP們無法預測中國移動下一個領域,感到很是躊躇。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剛剛有了點小模樣,就大肆宣傳,尤其是在業內宣傳。風險投資公司也是如此。這其實沒有什么好處。過早地暴露在大公司的監控范圍之內,是危險的。要知道,不管是VC投了,還是沒投,早期的公司都是非常脆弱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如果成功是可以預測的,這個世界一定不是這樣豐富多彩的。Sohu的股票曾經到每股一塊錢,那時為什么沒人去買?這是不可預測的。51Job當年開始推廣自己的“前程周刊”,其他網站不會想到這種線下的方式,甚至,不屑一顧。也正是由于成功不可預測,大企業在進入新領域時,一般會比較猶豫。因為,真的失敗了,誰承擔這樣的責任?這正是創業企業可以爭取到的時間。
現在,國內很多領域創業企業蜂擁而至,其實風險很大。因為如果方向是錯的,大家都會死,并不是參與的人多,方向就會對。如果方向是對的,大家就要力拼了。剛剛起步就面臨這么大的競爭,壓力會很大。
創業企業要成為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是需要時間的。拿招聘網站來說吧,做的不錯的招聘網站,如智聯招聘、前程無憂,都做了超過8年的時間?,F在,創業企業動輒揚言:2年后NASDAQ上市,確實是天真的。還有的企業拿到了太多的投資,欣喜若狂,但隨后來的就是業績的要求,壓力巨大。
很多創業公司的CEO都是初次創業,自己并沒有太多管理經驗。一下管兩、三百人的隊伍,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學習管理也需要些時間。另外,創業企業針對的市場往往是正在興起的市場,市場的發展需要時間。
還有,創業企業的早期還是應該打好基礎,以便等市場大發展時,迅速成長。否則,市場來了,大家都看好,紛紛上馬,自己雖有先行者優勢,但跑不起來,還是會失敗。萬燕這個VCD的拓荒者,在VCD的市場上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ヂ摼W領域的網易,雖然不是最早在游戲領域成功的公司,但現在卻成了中國最大的游戲公司??梢姾髞碚叩膮柡?。
所以,創業企業選擇方向時,應盡量避開大企業的必爭之地,利用項目成功的不可預測性,給自己爭取時間和空間,打好基礎。一旦市場起來,抓住時機,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