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部長說過讓全世界肅然起敬的三句話:“19世紀是軍事征服世界的世紀;20世紀是經濟征服世界的世紀,21世紀是文化創造新世界的世紀”。
為此,韓國集一國之力打造了現代、LG、三星、SK、希杰、樂天等全球著名品牌。
一個在20世紀80年代和中國幾乎同時起步的韓國轎車,在技術、資源都缺少的情況下,利用韓國有限的國內市場,經十多年不懈努力,將現代轎車發展成“全球共賞”的國際品牌,你只要在北京大街上走一走,就會發現由現代出租汽車組成的首都風景。
21世紀,韓國又集國家之力打造了10大電視劇,《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我的野蠻女友》、《大長今》、《金順加油》、《百萬朵玫瑰》……一部又一部。
在《百萬朵玫瑰》里,一集電視劇中出現現代轎車11次,LG家電9次,韓國飲食6次,韓國民族服裝10次……出現現代轎車和LG家電時,鏡頭都會首先掠過現代標志和LG標志……
你看了什么感覺?
你覺得韓國人好,韓國文化好、品牌好,韓國文化創造了一個新的亞洲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韓國是好東西,韓國東西好。
韓國在拍攝這些電視劇時:“只要中國的電視臺同意播就行,哪怕我們出錢!”當然在操作上,要讓中國的電視臺來競標。一個又一個中國的電視臺果然不負眾望,不少中國的電視臺花重金購買一部又一部韓劇。
韓國在干什么?他們在打造韓國的國家品牌。這是國家營銷。
韓國的國家品牌戰略的成功為韓國產品走入中國、進入全球立下了汗馬功勞。
日本人的國家營銷也不示弱。
一部又一部日本動畫風靡中國,中國的孩子們在日本文化中迷醉。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建議:日本應當開展“動漫外交”,通過推廣日本的漫畫書和動畫片,贏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民眾的心。
他在演講中還建議設立一個“漫畫諾貝爾獎”,獎勵來自日本和外國的漫畫創作者。他說:“你們所做的事情已經抓住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年輕人的心,這是我們外務省永遠也做不到的事情?!?/P>
那么中國在外國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我到機場接兩個國外來的朋友,在從機場進北京的高速路上,外國人非常驚訝,疑惑道:“你們中國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汽車和高樓?”
“為什么我們中國不能有這么多汽車和高樓?”我非常不解地問。
“你們應該是很落后,很神秘的國家呀!你們國家的電影和電視劇告訴我們你們很窮啊”。
我一想,也是??!沒去過美國和韓國的中國人通過什么來了解美國和韓國呢?通過這些國家的電影、電視劇、產品。
“你們這種印象是怎樣形成的呢?你們看過中國什么電影?”
“一部叫《紅高粱》,一部是《臥虎藏龍》,我們就是從這些東西中了解你們的呀?這有什么問題嗎?”難道不是說你們中國嗎?
“你們看《紅高粱》都記住什么了?”
“記住了你們中國的高粱地,記住了你們中國人在高粱地發生男女關系,記住了你們都很窮,穿破棉襖,記住了你們都沒有知識,性格很暴烈?!?/P>
“那你們記住《臥虎藏龍》什么了呢?”
他們說:“記住你們中國人站在竹子上打架、你們中國人在水上行走?!?/P>
噢!我終于明白了。他們從《紅高粱》里了解到的是中國的窮,而從《臥虎藏龍》里了解的是中國的邪。
一個極窮的民族又怎么能被人尊敬呢?
一個極窮的國家又怎么被人接受、且讓人覺得安全呢?
這就是我們展示給外國人的中國品牌形象。
無論外人對中國的理解有多少誤區,多少盲區,我們首先要反思的是:我們自己向外傳遞的是怎樣的一些信息?
我們需要學習韓國,學習日本,學習美國,展開國家營銷。只有中國在世界的形象好了,中國企業家的國際化才有可能,才能事半功倍。否則,人家憑什么相信一個落后國家的產品值得信賴呢?
我們不能只告訴人家,中國的文化最博大精深。得端出牛肉,讓自然的色、香、味,刺激原始的食欲。這就是國家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