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的人類學基因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作者:崔瑜
比起隱身幕后的人類行為研究,公眾熟悉的工藝造型、材料等只是產品設計的冰山一角。
有效的調研是軟實力。建立和維護手機與人的關系,符合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生活習慣,或許就是產品受歡迎的主要原因。諾基亞每年花費大筆資金進行人類學的研究。調研、設計、制造和銷售,種種復雜元素的整合,都是為了將產品推向消費者。
設計有多重環節。公眾所熟知的金屬材料、工藝造型往往是展露于臺前的部分。比起隱身幕后的人類行為研究,前者只是設計的冰山一角。
30多歲的英德混血兒楊·吉普切斯(Jan Chipchase)來自諾基亞東京設計實驗室。與人們印象中長期呆在室內工作、白皙秀氣的設計師形象明顯不同,他有著屬于戶外的麥田膚色和運動員的氣質。作為諾基亞全球250人規模設計團隊中的一員,他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參與這家手機巨擎的產品設計。他的工作是人類研究,研究全世界的人們:他們的行為方式、如何交流、與他人如何互動以及與其它密切相關的事情。
“諾基亞對于人類學的研究差不多和手機產業一道起步。我的工作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著重未來3年至15年的發展趨勢,了解今天的人類行為動機、探詢新流行趨勢的早期信號,并將這些知識與對科技發展的理解結合起來,有機地融進諾基亞長遠的整體設計戰略?!?006年楊.吉普切斯訪問了15個國家,幫助設計團隊激發對于未來產品功能、應用、服務和技術平臺的設計靈感,“這是對諾基亞理解文化間差異的有力支持”,他這樣解釋。
尋找設計基因
“我會常常和設計師們分享發現和觀察所得,創造出關于手機外觀、功能和未來使用方式的新創意,設計師們也會選擇與我們一起外出考察?!奔涨兴沟拇蟛糠止ぷ鲿r間花在室外的調查項目上,行跡遍及南非、印度、中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國家和地區,在鄉村和城市的私人場所以及公眾場所觀察、記錄和分析個人以及群體的生活樣本。
吉普切斯有兩個大包,里面裝滿了做研究的設備,比如相機、錄音設備等,每天日記會記錄觀察所得。他通常在一個城市逗留8天到9天,拍6000張照片,做10個到15個深入的采訪,以及30個到40個路邊采訪,“需要強調的是,提供的不只是事實,更多是進行觀察后的判斷?!彼致缘孛枋鋈粘9ぷ?。
這些調查極其龐雜,比如跟隨使用者到辦公室或者家里,實際看到手機的使用情景。一個吉林的礦工戴在腕上的手機套可能會提醒他們手機的某些型號應該適當保持輕薄和短??;東京銀座街頭追求時髦的年輕人將翻蓋手機如同夾子一般插在褲帶上,則可能會提醒他們手機的外殼有必要注意時尚;而在韓國,當地人對于細菌的極度畏懼使得很多手機商店專門備有消毒劑和噴霧劑來保持手機的清潔,這也可能提醒他們謹慎選擇手機的材質。
如果把這些看成是手機設計的前奏,最恰當的稱謂莫過于“搜集設計基因”??此屏闵⒌囊粋€個案例匯集成諾基亞龐大的數據庫,為手機設計提供堅實的參考依據,最終由外至內實踐并應驗著“科技以人為本”的標語,諾基亞優秀的人機交互系統可能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用戶接觸中得到提升。據吉普切斯介紹,諾基亞在設計新的能收發短消息的手機時,功能鍵排列位置安排可能來自對于盲人使用手機的觀察,而在考慮交互系統設計時,考慮到世界上大概有將近8億人是文盲,而在某些特定市場比如印度,有2.7億人是文盲,為這些既不能讀又不能寫的目標消費者設計手機就成為了諾基亞一個三年調研的課題。
創意對接
研究結果在內部平臺上與設計師們的創意對接時,也可能發生一些碰撞或者摩擦,在研究這些人類行為樸素的本質之后,出場的將是設計師們的新想法。諾基亞多媒體事業部的首席設計師、日本人Eguchi Shunjiro曾經提及過“設計一款產品的難點是達到完美的平衡,如果過多關注某一種功能,另一種功能可能會大打折扣,比如N93i,如果設計時只考慮作為一部攝錄機使用,那么打電話和發短消息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奔涨兴怪铝Φ姆较騼A向于人性與手機的簡便互動,而Eguchi Shunjiro則正在努力使多媒體電腦手機成為市場上的潮流。
好的交互系統可能會在某些程度上解決這些摩擦,但公司的主流取舍必定會影響一定的用戶群體。那些落后地區的使用習慣和發達國家的電子化追求差異會越來越大。在這種前提下,如何為內部的實際設計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議常常就會成為吉普切斯的工作重點?!拔覀兪亲约貉芯抗ぷ鞯淖畲蟮馁|疑人,經常思考這項研究弱點在哪,到底是不是一個值得可信的研究,最后會基于眾多的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之后,提供一個客觀的分析,而相關的設計師,他會基于此考慮進一步推進的方向?!?/P>
根據持續增長的手機用戶調查報告,在今后幾年內,將會有時10億人第一次用手機,作為諾基亞的雇員,理解全世界消費者的行為習慣以推測今后手機的設計方向,是吉普切斯的職責所在。
戰略性創新
“了解人們的使用習慣,以此為基礎創造出最佳人機交互界面是諾基亞的強項”,諾基亞中國區資訊總監楊大鵬稱。
諾基亞對產品與人性的關系投入了巨大金錢與精力,在手機如何設計之外,顯然還有另一重考慮。這家手機巨頭,在25年以前并不是手機制造商,正是對于移動通信的先機洞察讓它成功轉向了手機業務,而如今它又開始思考新的發展方向,希望成為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
“人類學研究與消費習慣的研究并不一樣,消費者研究主要了解產品是否適合最終用戶、需要做出哪些改進,而人類行為的研究則更多是為了公司的發展方向,關于公司應該做哪些更具前景的業務,以此來決定應該設計什么,或者不設計什么?!奔涨兴沟倪@番解釋,正好暗合了諾基亞積極奔走移動互聯網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