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營銷三部曲
企業的發展規律中有一個“10年再造現象”,即一個品牌要達到它的輝煌期,需要10~15年時間,一個新品牌要成長為真正有實力的挑戰者,也需要10~15年??梢?,10~15年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階段。
企業就像一個人,從嬰兒到少年,少年到青年,青年到中年,中年到老年……企業又像一棵松樹,從發芽長成小樹,從小樹長大成材,從成材再到參天大樹……
世間萬物,其發展規律何其相似!無論人、動物還是植物,其發展歷程都是分階段的。從生存到擴張壯大再到成熟,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成長規律和成長使命。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也是造物的神奇。
巧合的是,營銷隨著企業的發展,也呈現出初級階段、發展階段和成熟階段的“三部曲”,而且在每個階段中,戰略、產品,渠道、組織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使命和特點,這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該走一步的時候,如果走了兩步,就會因為太超前而早夭;同樣,該走一步,卻只走了半步,就會因為太保守而趕不上同齡企業的步伐被淘汰。
戰略三部曲
企業的戰略三部曲即機會導向、更新換代、戰略決戰。
企業初級階段的戰略就是尋找機會,要尋找到市場空白點,尋找機會其實是戰術動作,沒有必要制定規范的戰略,企業的核心目標是求得生存,戰術性動作就是戰略。
進入發展階段,要謀求快速擴張,企業既可制定戰略,也可不制定戰略,仍然立足于原有市場,進行產品、渠道、品牌、管理的更新換代,以不斷升級來占領市場,擴大規模。此時,擴張規模、壯大企業,“先做大,后做強”,是第一要務。
成熟階段,企業進入了正面決戰階段,要在決戰中取得好的座次,企業必須制定清晰的戰略,解決企業“我是誰?”、“我現在在哪?”、“我要到何處去?”這三個問題,并尋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點,與對手展開戰略決戰。在此特別要注意的是,成熟階段的競爭,已不再是一招一式的競爭,也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企業的整體競爭甚至整個價值鏈的群體競爭。
我們來看娃哈哈的發展軌跡,去體會企業戰略的三部曲。最早期,娃哈哈從“兒童營養液”起家,轉而開始做“兒童果奶”,一炮走紅,這兩招都是漂亮的尋找機會的招術;其后,娃哈哈憑借“適度超前、跟進第一”的策略,自己不創新,而依靠強大的分銷網絡,跟進對手的創新,從純凈水、八寶粥到龍井茶,到最近的激活,不斷地進行產品更新換代,規模迅速擴大,成為飲料生產總量超過中國可口可樂的最大的中國飲料企業;再后,娃哈哈制定“全飲料公司”的戰略,與達能合資,建立聯銷體,在中國市場上展開了與兩樂、統一和康師傅的全面決戰。
產品三部曲
產品的三部曲是單點突破、多點圍攻、細分覆蓋。
筆者認為,在中國營銷中產品和渠道是制勝的決定性要素。產品是開路尖刀,打天下的手段,渠道是基礎,是收割機,把產品打下的成果一一收于囊中。
現代營銷已經從以前的廣告戰變成了產品戰和渠道戰。沒有產品,一切營銷都是空談。
在初級階段,產品要力求單點突破。這個單點,并不是指產品只能做一個,而是指產品的定位或概念必須單一,企業在進入市場之初,沒有能力運作“多產品、多渠道”,一般會選擇一個核心產品(或一個核心產品帶領的一個產品系列)進入市場。在產品定位和品牌定位上只能選擇一個精準的定位,即做“品類第一”,通過集中資源,力求在局部市場或某細分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在單點上取得突破。在初級階段,產品的點患散患多,貴精貴專一,單一的力量最大。
初級階段企業在局部市場上取得了領先地位,但并不代表企業在整個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就像“雅客V9”當年在維生素糖果取得91%的市場份額,但并不代表雅客集團在整個糖果行業成為了第一,雅客要在整個糖果行業成為第一,必須進行產品延伸。
雅客集團此后相繼推出了“DI嗒DI奶糖”和“雅客益牙木糖醇”,進一步在其他相關細分市場成為強勢品牌。2006年,雅客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糖果業舉足輕重的企業。這就是發展階段產品的“多點圍攻”策略。
在經歷了“單點突破”和“多點圍攻”階段后,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了競爭性的領先優勢。但競爭優勢并不代表品牌優勢和消費者基礎鞏固,需要進一步通過滿足消費者相關方面的需求,對市場進行徹底的細分,每個細分市場推出相關的產品,從當初的“品牌精準定位”逐步發展到消費者忠誠,讓消費者在每個細分市場都能買到企業自己的產品,建立起在市場上真正的品牌定位和忠誠度,占領所有細分市場,進一步擴大自我的銷售,并壓縮對手生存空間。此為“細分覆蓋”階段。
比如雅客集團不但在維生素糖果和奶糖等細分市場推出新品,而且在軟糖、散糖、牛皮糖、QQ糖、水果糖等各個細分市場都推出產品,“細分覆蓋”,充分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