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明確一點,制定新勞動法和切實執行新勞動法是有很大距離的。舊勞動法就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希望新勞動法不要重蹈覆轍。
部分中小企業主對新勞動法意見很大,認為這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干涉自由市場??此坪芴没实睦碛?。實際上是經不起論證的。
第一、新勞動法的很多新規定是借鑒了歐美主流國家勞動法的規定。歐美主流國家所實施的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比中國這部新勞動法只強不弱。
歐美主流國家顯然是自由市場經濟,所以根據新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加強,就指責政府干預市場經濟是顯然是無稽之談。
第二、自由市場經濟是不是就可以任由勞資關系由市場調節?顯然不是,資方明顯是強勢一方,勞方由于各種原因缺乏組織,并且沒有與資方對抗的能力。因此用制度約束資方,使勞資達到一個力量的平衡是很正常并且符合法理的做法。這也是世界各主流國家的通行做法。
任何人都存有貪欲,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利益最大化。沒有制度約束,只會放縱人性貪欲,濫用人性貪欲,使人性無所顧忌。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矛盾激化,當前沿海地區的民工荒就是一個實證。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新勞動法”會導致民企運營成本上升,大量工廠倒閉,進而造成失業,最終經濟蕭條。
這種說法現象描述是正確的,但是忘記把另一個關鍵事實點出。而且,最終走勢未必會蕭條。
首先,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艱難。比如,,沒有支持民企發展的貸款,國內的各種原料價格上漲,流通費用飆升(交通,寫字樓等等),稅費負擔沉重。
下面就要探究是什么造成民企經營環境艱難的?稍有頭腦的人都看得出來,是幾個壟斷行業的杰作。中石油對汽油價格的一再提升,電價水費上漲,大家都看得到。
另外不得不提一提貌似不壟斷,其實最壟斷的房地產行業。首先明確一點,中國的房產和地產是密不可分的。任何否認這一點的人,都是在說胡話。而最重要的資源地,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自由商品。房地產行業利用公共權力制定哄抬房市的措施,從銀行大量貸款,讓房市畸形暴漲。首先這就阻斷了民企從銀行貸款的渠道,然后哄抬起來的畸形房市最高昂的部分寫字樓租金依然得讓民企業主承擔,最后狂飆的房價又大面積的耗盡了城市白領的購買力,導致內需匱乏,民企的產品沒有銷路。
有人把“新勞動法”比喻成壓向民企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許是對的。但是,“新勞動法”是民企本來就應該背負的一根稻草,這是民企的義務。任何自由市場國家都是如此。不愿意背負,只能說明沉迷于超低人工發展模式,對抗抵制文明。
上面已經談過,導致民企經營困難的關鍵原因是幾大壟斷行業的索取無度。民企業主與其對本應負擔的義務,也就是那根稻草“新勞動法”耿耿于懷。不如發聲譴責一下壟斷行業造成市場環境惡劣。
如果有些正當經營的民企在“新勞動法”實施之后倒閉,請不要怪“新勞動法”這根稻草,因為“新勞動法”是民企應當負擔的義務。請民企業主用腦子思考一下,實際上壓垮民企的是壟斷行業所制造的高昂社會成本,以及稅費等幾塊大石。即使沒有“新勞動法”,最終民企也會被這些大石壓垮。選擇性的忽略壓迫民企的大石,而將“稻草”問題上升到民企生死存亡的高度。不是愚民,就是腦子進水。
有的民企業主講沒有用。但是實際上就在不久之前,政府取消了“民宅禁商”政策。這一政策就是典型的為了哄抬房市而出臺的措施,直接結果就是無數中小公司倒閉外遷,損失慘痛。因此,民企發聲講講還是有可能變的。
如果民企業主只是企圖擺脫其應當負擔的員工福利薪資,而不去追究為什么民企會如此艱難。那么,中國人真的是活該當奴才。
就在最近幾天,我還見到一個賣力為壟斷行業辯護的民企業主。但愿大部分民企業主的思維模式不是如此。
中央出臺“新勞動法”,至少說明中央認同這是社會進步,已經是一種有進步意識到表現了。下一步看執行力度和實施力度。
長期的超低人工發展模式,為中國造就了大批的傷殘人員(沒有保護措施而導致的工傷),以及沒有任何養老醫療保障的老年務工人士。進而造成了匱乏的內需。國內市場打不開,是制約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也許“新勞動法”是社會轉型的一個契機。就此改變發展模式。
當然,希望下一步能修訂政策,放開各種為壟斷行業而設置的商業壁壘和障礙,讓民企有一個良好的運營環境。
放開為壟斷行業所設置的障礙,民企自然會快速發展,從而避免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