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能經營多少年?50年?100年?有沒有可能歷經千年屹立不倒?千年企業聽起來仿佛不可思議,但實際上,有的企業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日本的法師旅館是一個家族經營的溫泉酒店,它就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至今已傳承了40多代。
家族事業如何才能歷經歲月荏苒而傳承不衰?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家族成員與企業之間形成深厚的情感紐帶并代代延續。這條情感紐帶就是“心理所有權”。心理所有權超越了股票所有權,它連接著過去與未來,讓每位家族成員產生了一種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為了深入了解這種情感紐帶如何影響家族企業的運營,IESE商學院家族企業教席的學者們采訪了不同行業、不同規模、處于各個發展階段的家族企業的成員。他們發現以下三種因素有助于家族后代形成平衡、積極的心理所有權意識。
1.第一手體驗第一步是讓家族后輩盡早接觸家族事業,比方說,可以邀請他們來企業參加會議或者參觀,與這里工作的家族成員共處一段時間。這能幫助他們親身感受家族企業的運營和活動情況。
2.直接參與家族前輩應當投入時間和精力,為下一代提供職業發展的具體架構和必要支持。如果家族后輩無意涉足企業的日常運營,那么企業必須尊重他們的職業意愿,不能勉強。這并不意味著家族成員不能通過其他一些方式參與企業活動——比如,加入企業治理機構或各種委員會。股份等報酬機制也可以讓家族成員感到自己是家族事業的一分子。
3. 掌控力家族企業后輩需要感受到,他們有權力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對企業事務發表意見和進行決策。在這方面,股權制度的作用就顯現出來??傮w而言,對于那些尚未在家族企業中任職的人來說,持股狀況與心理所有權的培育并無關聯。然而,家族后輩一旦加入企業,持股權就成了增強心理所有權的一大利器。導師制也是為家族企業后輩賦權的一個好辦法。在經驗豐富的家族長輩的指導和監護下,年輕的家族后輩能夠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承擔新的任務,增添新的責任,執掌更大的權力。
家族對沖突的處理方式,是影響心理所有權發展和家族精神延續的環境條件之一。每當關于金錢、工作、地位和權力的個人或職業利益錯綜復雜、糾纏不清時,沖突總是難以避免的。家族需要采取轉化的方式來對待沖突,創造性地將爭議雙方的能量進行合理疏導,尋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協和解決方案。
為了強化家族后輩的心理所有權,家族長輩應該創建開放的環境,在信任的基礎上建立人際關系;用年輕一代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向他們灌輸家族企業的歷史和價值觀;訓練年輕一代,教會他們如何應對家族企業特有的組織復雜性,如何高瞻遠矚,顧全大局,培養創業精神;為家族企業的會議、決策和團隊工作建立一套基本制度;放手讓下一代成員設立自己的項目。
家族后輩應該認清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生活目標,以及達成這些目標需采取的策略;了解家族企業的歷史;給自己物色一位榜樣或庇護人;培養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接受多學科教育,準備在時機成熟時進入家族企業。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撒下良種,才能在家族后輩身上收獲責任感、激情、主動性和創造性。賦權、共同體驗、加入治理機構、有計劃地介入家族業務和提供參與機會都將有助于組織成員心理所有權的平衡發展,為企業取得可持續的經營業績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