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六月與奧運同行
——吳群學老師走進深圳清華信息港演講系列報道之六
隨著中國企業競爭的日益加劇,原材料的價格急速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是非常小了。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企業把訓練管理者來提升系統管理能力、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008年6月22日,中國第一個提出“漁夫式管理”、國內著名生產管理實戰專家吳群學老師受深圳市波頓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強烈邀請,于深圳南山清華信息港綜合樓二樓開展了一場具有深刻意義的公開課演講。演講主題:《生產制造業現場管理與成本控制》,主要是針對目前生產企業管理層進行全面剖析。
這次培訓共有深圳、東莞等地近200家企業300多名學員參加了學習,在培訓的演講現場,每一位學員都在仔細的傾聽著吳老師的精彩演講,現場過程中學員因吳老師用老師的一種獨特視角與舞臺演講魅力使在場的朋友無不為這場實戰實用實效的演講而傾倒!時爾暴出連綿不斷的掌聲回蕩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到處充滿了快活的笑聲......在全程六個小時的時間,學員自動自發的掌聲就有30余次。學員的傾情投入,吳老師的激情演講,在全天的培訓中吳老師盡被汗水浸濕了兩套衣服,現場的學員無不被吳老師的敬業精神所感動。
談到企業生產管理的現狀時,學員們沉思了,他們在思考自己的企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生產的成本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浪費,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又該如何去改進,怎樣才能利用最低的生產成本達到最高的生產效率?吳老師講到作業的零切換以及如何有效的排班時,學員們如夢初醒,終于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原來在工作中實施零切換居然可以把準備工作的時間減少到原有工作時間的1/4,原來通過合理的排班可以把工作做的這么順暢,工序上再也不會有擠壓的現象了,每個工序的作業時間都相差不了多少,因為只有平衡才能持久。特別是談到工作的心態和工作的技巧時,學員們更是傾情的投入。我們做工作始終要把它當作是自己的事業來做,我們并不是光為老板做,我們是借助老板的平臺來實現自身的價值,這個觀念一定要轉變過來,因為幫別人做是三心兩意,為自己做才會一心一意,我們出了校門就要“就業”,等工作穩定后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叫著“擇業”,選擇大于努力,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行業,就因該要“敬業”,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最后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這是一個成功的人生所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就業—擇業—敬業—事業;在談到管理技能時,吳老師總結了四句話:對上以敬。敬而不畏;對下以慈,慈而不溺;對人以和,和而不亂;對事以真,真而不犟。學員們深受啟發,并承諾一定要運用到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去。
課程結束后,部分學員找到吳老師,希望吳老師在今后多多開展這樣的培訓。他們說,只有這樣的培訓才能讓他們真正的學到知識,吳老師的演講非常切合工廠工作的實際,學過就能用,像這樣的課程是企業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同時吳老師也語重心長的對我們的學員說到,學到了知識并不一定是一種財富,只有把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才能產生價值,這才是一筆真正的財富,我們今天在這里學習了一天,就一定要不虛此行,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運用。最后課程在掌聲中落幕!
報道員:張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