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設計 不要麻袋上繡花
最近信息產業可謂是哀鴻遍野,戴爾、英特爾、惠普、索尼等一個個曾經叱咤風云的企業輕則業績滑坡,重則深陷虧損,不過也不乏亮點,蘋果電腦公司的IPOD音樂播放器風靡全球,摩托羅拉憑一款超薄手機逆勢崛起,三星憑產品創意設計成為手機巨頭,這些亮點都源自于產品設計,于是,設計戰略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開始進入企業的視野。
甚至有人喊出了設計戰略時代。
當產品同質化使得企業一籌莫展、價格戰打的企業筋疲力盡,而核心技術壁壘又難以攀越的時候,設計戰略這一看起來既動聽又可行的經營模式恰如一道靚麗的彩虹洞開了中國企業的心扉。于是,長虹這個價格戰的始作俑者,嚴肅地把“COOL"作為3C戰略的一極,并請來徐靜蕾吶喊助威;TCL這個世界最大的彩電生產商購買了一家歐洲設計公司,準備以產品設計再戰江湖。設計、創意儼然成為了中國企業擺脫困境的救命稻草。
但是且慢,設計戰略真的能夠給企業點石成金、烏雞變鳳凰嗎?在掂起這件武器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設計戰略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錦上添花"
同樣是手機,功能差不多,價格卻相差好幾倍,差就差在外觀、結構、感覺不同,而這些既不是技術上的差距,也非質量上的差別,都是一些設計元素,這說明消費者是愿意為設計付費的。但是,這并不代表產品技術、功能、質量這些基本的東西就不重要了,這些基本的東西做好了,在這個基礎上給產品添加設計元素,可以讓產品的價值大幅度的提升,這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如果產品技術落后、功能不符合消費者需求,質量上毛病百出,再有創意的產品,也頂多曇花一現,無法得到消費者的真正喜愛,“麻袋上繡花"不但惹人笑,還可能惹人煩。
所以,設計戰略是朵花兒,企業首先要考慮,這朵花是繡在了“錦"上還是繡在了“麻袋"上,從這個層面看,設計戰略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產品基礎上?! ∑髽I要讓設計成為戰略,背后發揮支撐作用的是兩大體系:一個體系就像綠葉吸收陽光一樣,要有對消費者需求、流行趨勢的深入體驗和準確把握;另一個體系就像扎根于大地的根須,要對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基礎材料等設計素材能夠及時了解掌握。這還不夠,還要在內部有一個良好的轉化體系,才能催生出一朵朵艷麗的花朵。
所以,設計戰略是朵花兒,企業還要考慮,讓花兒開得艷麗的綠葉在哪里?扎根于什么土壤?在這個層面上,設計戰略要有豐富的營養源。
成就“滿園春色"
中國企業不乏以一款新穎的產品成就一時天下的案例,如夏新會跳舞的手機,TCL的鉆石手機,可惜后續產品都跟不上趟兒,一時熱鬧之后,又很快歸入沉寂。
這實際上反映了走設計路線的企業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即設計所產生的是時尚價值,而所謂時尚的產品,都是來得快也去得急,趕對了時令就游人如織,一旦過時,則除了孤芳自賞,再也無人光顧。
所以要讓設計成為戰略,重要的不是某一產品的“一枝獨秀",而是如何讓滿園春色爭芳斗艷,真正的讓顧客長久駐足。IPOD是因為IPOD本身國色天香而風靡世界嗎?不能否認產品本身設計上的吸引力,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種在了蘋果公司這個花園里,蘋果的品牌價值和IPOD的時尚設計相映成趣,才使得IPOD的設計真正能給更多的消費者所欣賞。
所以,企業不光是要絞盡腦汁的考慮一款產品是否能夠打動消費者,還要考慮如何建立一個繁華的空間,在這個層面上,設計戰略重要的是形成一個彼此關聯的體系,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產品。
產品設計之外
最美的花是牡丹嗎?玫瑰怎么長得就像愛情了?怎么情人節就該送玫瑰?其實在人煙罕至的深山有很多很美的花兒,但是沒有人欣賞,玫瑰也不是因為長得就像愛情,而是被人為賦予這種關聯的。
這就是說,產品本身的設計只是產品價值的一部分,但它不是決定一個產品是否能夠成為潮流、成為時尚、擁有價值的惟一因素,產品的設計因素具備之后,還需要通過后期的形象包裝、潮流引導、廣告宣傳才能真正被賦予時尚價值。某種程度上,這種后期操作的重要性還要大于產品設計本身。
所以除了把產品設計的精美之外,企業還要考慮如何能夠打動消費者,如何策動潮流,在這個層面,設計戰略更需要一個配套的宣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