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如用兵:擇地生財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孫子兵法.地形》
凡與敵戰,三軍必要得其地利,則可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所謂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利,勝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則亦不全勝。法曰:“天時不如地利。”
——《百戰奇略.地戰》
戰爭總是在一定的空間進行的,換言之,空間則是戰爭賴以發生的載體。因此,任何戰爭無一不受地理條件的影響,得地利者勝利、失地利者敗亡的事例在軍事上屢見不鮮。
東晉義熙五年,晉安帝派遣劉裕率軍十萬征伐南燕。
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商量抵抗晉軍的辦法。
征虜將軍公孫五樓建議:“晉軍強勁果敢,利在速戰速決。他們初來銳氣正盛,我們不可以立即迎擊。應當堅守大峴山(位于今山東臨朐東南,極其險峻,為“齊南天險”),阻截晉軍深入我境,這樣時間一長,必然挫傷他們銳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選拔精銳騎兵兩千人,沿海邊南下,切斷晉軍的運糧通道;再派段暉將軍率領兵馬,順大峴山東進,使晉軍腹背受敵,這是上策。命令各地將領憑險自守,軍需物資除留足自用的外,其余全部燒毀,并割盡田間禾苗,讓敵人來了得不到一點東西,以堅壁清野的辦法。來等待敵人可能出現的破綻,這是中策。而放敵人越過大峴山險,我們再出城迎戰,這是下策。”
慕容超聽后說:“我們京都地區繁榮昌盛,人口眾多,不可能一下子都把他們遷入城內固守;禾苗布滿田野,也無法做到全部鏟除。假如采用鏟苗守城的辦法來保全性命,我不同意這樣做。我們現在是擁有五州之地的強國,山河環繞而地形險固,戰車萬輛,戰馬萬群,即便讓敵人越過大峴山而進到平原地區,我們用精銳騎兵迎戰,也必定可以擒獲他們。”
尚書令慕容鎮發表意見說:“倘若按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也應當在平原地區每十里處駐扎一支部隊,構筑好工事,以方便騎兵的使用。我們還應出大峴山主動迎擊敵人,就算戰敗了,也可以退守大峴山,而不應該任由敵軍越過大峴山,而造成我軍被動挨打的局面。從前成安君陳余因不堅守井陘險關,被韓信打??;諸葛瞻棄守馬閣山險,也被鄧艾擒殺。我認為天時不如地利,據守大峴山以阻截敵人,是最好的辦法。”
慕容超聽后依然不予采納,只是命令駐守莒、梁父兩地的軍隊,整修護城壕,選練兵馬,養精蓄銳以等待晉軍的到來。
這年夏天,晉軍進至東莞,慕容超派段暉等率領五萬人進據臨朐。不久,晉軍越過大峴山。
慕容超這才害怕起來,于是匆忙帶領四萬兵馬奔赴臨朐與段暉等合兵一處。
晉軍來攻,燕軍大敗,慕容超逃回京都廣固。
幾天后,廣固也被攻克,南燕土地被晉軍全部占領。
企業經營也都是在一定的空間進行的,是否占據便利的地理條件,對商家經營成敗也有很大的影響。
我國古代的商人們就深諳此道。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范蠡,他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大謀略家。然而,我們是否還知道呢?他也是一個眼光獨到的大商人。他在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后,認為陶地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是理想的貨物貿易之地。于是辭官隱居到陶地做生意,果然,十九年間他三致千金,成為巨商大賈,稱為“陶朱公”。
秦國滅了趙國以后,實行移民政策。與人們競相賄賂官吏,不愿搬遷,要求留在原地相比,富商卓氏卻主動要求遷往較為偏遠的“紋山之下”。遷去幾年后,卓氏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其實,卓氏當初主動要求搬遷,正是因為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民風淳厚,居民熱衷于買賣,十分適合經商的緣故。
現代企業家在這一點上也有著深刻的認識。
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大城市,其轄區內的科爾沁草原是內蒙古三大草原之一,草場縱深達400公里。
科爾沁草原具有兩大獨一無二的自然資源:
其一是牧草資源。
科爾沁的草場資源是由堿草、黃花苜蓿、紫花苜蓿及多種草藥構成的特有牧草組合,形成了天然的牛奶營養構成。目前全市有3000萬至4000萬畝可以利用的草牧場,與此同時,當地還對草場實行輪牧制度,這是內地發展畜牧養殖業所不具備的優勢。1000萬畝耕地,其中玉米種植水平在全國都是一流的,這為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是奶牛資源。
在科爾沁有世界聞名的西門塔爾奶牛與科爾沁黃牛雜交繁育的肉乳兩用的黃白花奶牛。黃白花奶牛產的奶質量高,其牛奶的理化指標每項均比黑白花奶牛產的奶高20%。黃白花奶牛以在草場上松散飼養為主,所產的牛奶被稱為“純天然綠色生態牛奶”。
科爾沁草原已成為以黃白花為主的奶源基地,并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黃牛交易市場。
因為有上述兩項自然資源,加之草原上生活著的廣大蒙古族牧民有著豐富的奶牛養殖經驗,通遼市特別適合乳制品行業發展。
有鑒于此,沈陽鵬泰集團董事長陳鵬,投資成立了內蒙古科爾沁乳業有限公司。
而英雄所見略同,在科爾沁進入之后,蒙牛集團很快跟進,也與當地政府簽定了投資協議。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企業經營中擁有好的地理位置,并不能保證一定就會盈利——現實當中,處于同一黃金地段的店鋪,有的門庭若市,有的門可羅雀,這種情形隨處可見。
所以,正如兵法指出地形只是用兵的輔助條件一樣,企業要想真正獲得經營上的成功,好的地理位置只是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得“料敵制勝”——多在經營方法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