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德國首次拋出“工業4.0”戰略規劃,在全球拉開了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工業革.命大幕。
工業1.0從蒸汽機的發明開始;工業2.0從1870年引進分工勞作的流水線開啟;工業3.0是1969年開始的利用電力和IT系統升級自動化生產。而工業4.0將是智能生產——通過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應用,打通所有生產環節的數據壁壘,無線網掌控一切。
2014年1月,我國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設想;2015年3月5日李克強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愛波瑞管理咨詢集團公司合伙人王萍認為,以客戶驅動的時代呼喚智能制造。在整個人類生產方式發展過程中,每一次的發展都是由商業方式引領的,當今時代已是個性化需求的時代,生產方式一定要相應地發生變化。電商模式蓬勃發展,讓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暢通?!爸悄苤圃斓?strong "margin: 0px; padding: 0px;">商業價值就在于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通過大數據精準地獲取個性化需求,加上前端互聯網營銷,再加上后端智能制造三者結合形成的C2B,C2M全價值鏈用戶驅動,商業模式是關鍵?!?/p>
王萍認為,智能制造要做好三個集成,一是端到端,從研發到交付集成,關鍵是如何實現數據驅動、全流程透明化和連續化。二是縱向上實現從業務層到生產管理層,再到設備操作層這個管理體系的集成、業務架構的集成,扁平化的業務架構進行對前端快速的應對。三是企業自身和上下游供應鏈的集成。
據了解,工業4.0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智能工廠”,即用智能化的方式改造生產系統和生產過程,實現生產的智能化;第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第三是“智能物流”,利用物聯網等方式整合物流資源,充分提高物流效率。
東方證券將工業4.0產業分為上中下游三部分企業:上游看,現代智能工廠所高度依賴的四大基礎條件–傳感器(數據采集)、大容量存儲(數據存儲)、大數據計算能力(數據處理)和工業以太網(數據通信),以及執行單元-智能機器人,均是工業4.0實施的關鍵要素。
從中游看,即軟硬結合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工廠總包商掌握核心的技術訣竅,也是智能工廠模式興起的直接受益者。從下游看,智能工廠將大幅節省勞動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增強制造廠商的競爭優勢。
金陵華軟副總裁章程非??春弥悄芄S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前景,“中國已經累積了幾百個工業4.0解決方案,應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對于機械制造來說,所謂軟硬結合的趨勢就是以軟件控制硬件的趨勢,這20年里面更多的是解決方案,在中國領域相當成熟了,只不過中國對于某一些行業,比如對于加工密度特別高的產品,這個領域的核心技術被以德國、意大利、日本為代表的小公司所掌握?!?/p>
工業4.0最終賣的不是產品,而是解決方案。按照工業4.0的規劃,未來產品在生產出來之前,廠商依靠制造業、服務業提供的大數據、咨詢、檢測等服務,就能知道這個產品的成本。工業4.0的終極目的是使制造業脫離勞動力稟賦的桎梏,將全流程成本降到較低,從而實現制造業競爭力的較大化。
澳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熊鋼認為,工業4.0有兩個方向應該關注:一是現有產業的升級優化,提高制造效能、提高交易效能,或者提高貨物的流轉效能,降低成本。二是工業化思想更廣闊的應用,工業化大規模、集群化、批量化的思想滲透到所有行業的底層?!肮I4.0有更深遠的內容?!毙茕撜f。
實現工業4.0的兩大障礙
從國家戰略角度,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工業化和和信息化兩化融合??蛻舳说男枨笠呀洶l生了根本性改變,從產品本身拓展到客戶的生活圈。而從企業端來看,工業4.0是工業化定制,滿足個性化的生產,要做智能化、網絡化生產體系。這要有基礎的工業數據,要有MS系統,要有數據分析應用,智能的物流、智能生產,還有智能的車間。但是,中國真的做好工業4.0轉型的準備了嗎?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美國智能維護中心主任李杰認為,德國的工業制造業有它的根,德國的強點是學徒制教育,因為專業性教育太強,也產生了一個隱憂,當技術相當專業時,轉變方向的能力自然變得比較弱,德國很多產業發覺到信息化能力跟軟件能力開發遠遠不如其他國家,這也是為什么要做4.0的原因之一?!暗聡B續五年經濟都沒有成長,有很多原因。德國裝備非常好,但是服務價值不夠高?!?/p>
眾所周知,中國經歷30多年的改革開放,制造規模已經處于世界第一,但是從品質、技術、管理、人才乃至信息化等仍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工業4.0的兩大障礙:第一,傳統供應商一方面缺乏多品種、小批量、快速反應的柔性生產能力,也不肯犧牲眼前的利益(傳統的大單);第二,中國電商發展的缺陷,無論是在淘.寶、天貓還是京東,商家想取得銷量就需要靠低價和促銷,需要購買廣告位獲取訪問量,需要做優化和排名等等,需要刷單做銷量等等?!爸袊南M互聯網沒有辦法全價值鏈創造。去年雙11創造了將近1000億的銷售額,看起來消費者上來了,但是智能工業領域里面沒有得到好處,大家拼命打價格戰,羊毛出在豬身上,那不是全價值鏈的創造?!苯芸丝毓杉瘓F總裁阮積祥說。
阮積祥認為,現在智能硬件越來越有競爭力,要形成從智能硬件到信息平臺閉環。智能硬件跟軟件先合一個平臺,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蘋果是軟硬件結合的典范,有智能硬件、app store這兩個生態以后,實現了全價值鏈的創造?!暗聡?.0工業,跟中國的消費互聯網缺了一點,就是平臺化的運作系統。平臺解決消費終端,通過從這里面拿過來很多數據,最終實現真正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一個閉環的模式?!?/p>
博時基金認為,中國目前主要處在工業3.0階段,如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核心技術還有待提高,技術路線和標準也有待制定統一。工業4.0雖然是中國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但中短期難以突破。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物流研究所、自動化與嵌入式系統部門主任Soren Kerner認為,在市場需求不斷的擴大當中,供應問題和物流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通過互聯網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分享的平臺,比如來預測未來供應的需求。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聯網,可能會威脅到整個生產的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