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整個制造業要放到全球市場中去看,而不是在中國能夠生存就可以了?!庇魹憣Α妒澜缃浝砣恕氛f。
當下,制造業正面臨著許多新的壓力,市場需求萎靡不振、產能嚴重過剩等將是全球制造業面臨的巨大挑戰。為推動國內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去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性規劃,各種細化措施在今年也在不斷公布,一場制造轉型的大幕已經在中國徐徐拉開。
在此大背景下,今年3月,美國鐵姆肯公司迎來了第一個來自本土的中國區總裁,毫無疑問,這是鐵姆肯公司對本土化更加重視的一個體現?!斑@不光是對我個人的認可,也是對整個中國團隊的認可,中國市場必須要有本土人員來進行接觸,才能夠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毙氯沃袊鴧^總裁郁瀾對《世界經理人》分析到。
全球高端軸承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基本上被瑞典斯凱孚、德國舍弗勒、日本恩斯克以及上文提到的美國鐵姆肯這四大軸承巨頭所壟斷。軸承被譽為裝備制造的“心臟”部件,它是裝備制造業中重要的、關鍵的基礎零部件,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
在郁瀾看來,在中國的制造業不斷對產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不斷走向國際化的今天,正是鐵姆肯的用武之地。當然,他們也面臨著挑戰。一方面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中國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也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另一方面,金融危機過后,在提高質量的同時削減成本成為所有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這一任務至今對于企業發展依然十分關鍵。
生產出客戶所需求的產品
“無論是外國的企業還是中國很多成功企業,如果你仔細分析,你會發現他們都會在創新方面不遺余力?!庇魹懴颉妒澜缃浝砣恕氛f到。
1899年鐵姆肯公司的成立,就是基于創始人亨利?鐵姆肯獲得的圓錐滾子軸承專利。這種軸承可以同時承受軸向力和徑向力,是抗磨軸承的一個重大創新。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始終追求創新的鐵姆肯亦逐步完成了從產品制造商到解決方案提供者與技術型公司的轉型。
在《中國制造2025》里,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制度創新不強,五大工程中第一個是要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在基本方針里也提到創新驅動。
在郁瀾看來,國內企業若要在創新上有所作為,應該跟行業中的巨頭公司結成戰略伙伴關系,這是一種相互協作、支持的過程,是國內企業快速發展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則可以借助于服務的客戶,像通用電氣、阿爾斯通等大型的企業,這些行業巨頭對產品的創新要求或者說新產品研發的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能幫助企業在創新路上越走越遠,將國內其他企業甩在后面。
“從產品本身來講你一定要具備領先的地位,除了‘高精尖’以外,還有企業的成本控制、客戶對產品的接受度等問題,”郁瀾說,“鐵姆肯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一項持續數年旨在加速軸承業務增長的DeltaX計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擴大產品范圍,加速新應用開發; 二是增強并擴大一流的協作型技術銷售模式;三是提高全球性市場滲透。有點類似于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概念,就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生產出客戶所需要的產品?!?/p>
鐵姆肯公司對產品的創新追求與高品質定位,令其相關產品和服務幾乎無處不在,其服務對象囊括了能源、航空、鐵路、冶金、采礦、水泥、機床和鐵路等眾多工業行業。從陸地、海洋到太空都可以發現他的影子。例如在航空業,鐵姆肯公司曾為NASA的“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提供過關鍵軸承解決方案。全球95%的民用飛機起落架機輪上都配備有鐵姆肯公司的圓錐滾子軸承,此外,國產噴氣式客機ARJ21-700多個系統都采用了Timken?軸承。
郁瀾指出,中國企業一定要注重研發,“你這家企業為何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首先要知道你的客戶從你這購買產品能夠獲得哪些價值,把這個搞清楚了你才能去跟你的客戶做一個真正有效的溝通。同時你要具備跟外資企業形成一個戰略伙伴關系的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與對國際營銷模式的理解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