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供應鏈涉及到流程優化。很多供應鏈,由于歷史原因,存在一些不必要環節,這些環節不增加任何價值。例如剛投產時,質量不穩定,要100%檢驗;幾年后,產品質量非常穩定,100%驗貨卻成了流程的一部分,這就是浪費。在美國,很多行業受各種各樣的制約,產品的生產流程一旦形成,要改變就得通過各種各樣的重新資格化和審核,這為流程的不優化埋下伏筆。例如半導體行業的“嚴格拷貝”(Copy Exact)、國防、航空、醫藥等行業的法律法規,都是制約流程優化的因素。但更多的不優化則來自因循守舊。有一句英語說,if it is not broke, don**39;t fix(如果沒有破的話,就不要修;“小車不倒往前推”)。特別是大公司,各部門按照職能劃分,往往沒有一個部門對整個流程負責,流程優化沒有推動力,造成浪費。大公司推行六西格馬(Six Sigma)、精益生產等,目的都是以項目的形式改進流程,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