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場營銷管理,一定得了解真正的客戶需求,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了解用戶需求呢?
給用戶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貴的
昂貴不一定好,精準才是好的。同樣價格的物品對于不同人來說,價值是不一樣的,人們在判斷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時,除了受到該物品價格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喜好、場合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
人類并不理性,近年來以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為代表的行為經濟學家們不斷用實驗驗證這一點。單純的通過價格來預測用戶的行為經常是偏差巨大的,正如對于干渴的人,幾乎免費的水遠比昂貴的酒有吸引力的多。
互聯網世界中,所有的人都希望用廉價的“水”戰勝昂貴的“酒”,而大部分的人卻不知道誰“渴了”,或者不知道自己的用戶已經“渴了”。
做產品,最基本的,需要知道自己賣的是“水”,是給“渴”的人喝的“水”;而最困難也是最奇妙的,是需要知道誰“渴”了,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找到了用戶的“痛點”。
像上帝一樣了解你的用戶
那么,怎么知道用戶“渴”了,又怎么知道他們想喝那種“水”呢?
網絡上從來不缺冷嘲熱諷的人,植物大戰僵尸活動開始后,有人發帖嘲笑,“一個兩年前出的游戲,都被破解得毫無新意了,還有這么多饑渴的人想要”,參與者的回復五花八門:“電腦上早通關了,我就想在手機上試試”、“堅決支持正版,打死不越獄”、“我手機上安的是別人賬號的,我就想有個屬于自己賬號的‘植物大戰僵尸’”……這么多的槽點簡直讓人無法吐槽,除了上帝,有誰能想到用戶會有這么古怪的愛好呢?
做產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樣了解用戶——無論他們多么小眾、多么奇葩、多么與正常想象不一致——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還是“飲料”。當真正理解了你為用戶提供的是什么,你才會知道你的用戶究竟是誰,喜歡什么。
正如同蘋果推出 iPhone,需要知道有一部分用戶僅僅是因為外觀而不斷更新換代,還需要估計到他們不管是否喜歡,都會更親睞容易辨識的 iPhone5 而非 iPhone4S。
又如同騰訊推出微信,需要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最底層才是其生存的關鍵,也需要了解那些僅僅為了讓自己顯得受歡迎,而不怕騷擾、沒事“搖一搖”的女性用戶的心理……
上帝在擲骰子,你也沒法了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但產品,就是你的所有用戶的交點——雖然他們相隔千里、性格各異——他們都“渴求”你的服務。設法讓產品成為用戶寶貴的“水”,而不是昂貴但不解渴的“酒”。
愛你的用戶,讓用戶愛上你
讀到這里,您大概能夠聽出我的意思——產品的價值,在于發掘用戶真實需求,再用并不昂貴的手段滿足它們。然而,我也是一個喜歡溫情的人——與其把產品比作與用戶進行“水”或“酒”的博弈,我更愿意把它當做是與用戶談戀愛。
是什么力量,才能讓人們暫時忘掉個人利益,義無反顧、心甘情愿地為他人做事?是愛。取悅用戶,就像取悅你的愛人,真正的愛情不在于操控,而在于付出。想想我們熟悉、喜愛的偉大產品吧,它們愉悅了我們,我們才會死心塌地地追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