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集成化的、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系統可以為高度依賴復雜設備的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如果能夠了解設備管理的三個重要趨勢并活學活用,企業可以有效降低其日常開支、維護成本,同時優化設備的使用。
設備管理的最新趨勢包括: 擴展業務流程和相關的軟件工具,使之涵蓋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部署企業級集成應用解決方案,避免過去典型的“煙囪”式部門級系統;現成的商業產品與內部定制軟件的巨大轉變。
由于可觀的財務收益、快速實現的投資回報,以及眾多的“軟性”收益,許多領先企業都紛紛遵循了上述三個趨勢,并積極采用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系統。
在正確實施后,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系統和全|集成的業務流程可以為企業內各個層級,包括工程、計量、生產和管理,提供關鍵的決策信息。由于現代企業高度依賴于有競爭力的高科技設備和工具,如果哪家公司不能合理運用現代設備管理法則,將會疲于應對眼下的業務挑戰,其中包括:
一、有效的業務支持。讓正確的設備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以便支持企業的精益生產舉措。
二、動態的業務環境。項目、設備和人員在應對市場需求和管理重點的過程中不斷發展。
整合信息
要想成功實現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關鍵是要擁有一個采集信息的集成系統。信息的整合包括幾個維度,每一個維度都要全面反映在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系統中。
維度一:活動生命周期各個職能間的垂直整合,例如財務記錄保存、物理跟蹤和校準管理。
維度二:沿著設備生命周期演進過程“時間”軸的橫向整合。其演進過程涵蓋設備的規劃、采購階段,到在各種活動和業務事件中被第一所有人使用,最終被重新部署或丟棄。
維度三:隨著企業內個體員工、部門和機構能夠合理運用設備數據倉庫并標準化設備管理業務流程,逐步實現企業級信息整合。這也意味著通用的信息系統必須足夠強大,能夠處理各類資產信息,不僅包括校準儀表或工具,還有通用的工廠設備、制造模具和固定設備,以及IT設備。
設備管理生命周期的現代|理念可以看作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流程和動態信息流,正如前面信息整合的三個維度所描述的。新的設備生命周期理念有別于以往只涵蓋二維“時間線”或靜態密室記錄保存的模型,它涵蓋了設備從頭至尾整個使用周期,與公司的戰略目標相一致。
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完全滿足設備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需求。同時,它可以在設備的任意生命周期階段,消除無用以及極易引發錯誤的數據副本。此外,理想的設備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審查沒有必要的設備采購項目減少開支,優化設備管理業務流程。
確保流程無縫銜接
設備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從以下這些系統的、經過嚴格考量的方法中受益:
規劃與預算。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信息被采集并得到審核,而且前一年的預算可以提供信息基線,規劃與預算階段可以作為一個集成工具,確保設備支出與更高的業務優先級相一致。
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原則強調,在采購新設備之前,必須找出沒有得到充分使用或者可用的設備,并把它們轉交到真正需要它們的人手上,確保物盡其用。
此外,前向設備需求預測可以做出到底應該租賃設備還是采購設備的決策分析。如果沒有集成的規劃數據庫,在此方面很容易犯錯。例如,租用某測試儀器并打算使用幾天或幾周后歸還,但卻好久都未歸還,導致支付更多的租金,足夠租用很多次了。
采購。在采購某新設備后,設法讓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系統直接從訂單上采集信息,減少新設備錄入系統所耗時間。
為了長時間保持數據的準確性,設備企業應當建立一個結構化的設備目錄系統。如果設備數據庫得到了正確的管理,它可以成為企業的寶貴財富。關鍵在于數據本身,必須對其進行嚴格規范和維護??刹捎萌我庑问綄Y產進行描述并將這些描述轉換為標準的制造商、型號、代碼、描述格式等信息。采用這種方法,企業可以消除錯誤、不一致信息,以及不明確信息,確保在搜索設備時可以一下就定位到正確的設備。
設備跟蹤。設備到達現場地后,立即啟動設備跟蹤方案,記錄規劃與采購流程中所指的設備客|戶|信|息,識別并開始跟蹤設備。一些企業對于特定設備(例如政府的、受控的,或者客戶資產)有嚴格的跟蹤流程要求,使用這些設備時必須參考兼容某些特定要求的電子或書面文檔。 企業設備跟蹤系統至少要提供某些基本字段和功能,例如:
命名規則(例如,制造商、型號和描述)
當前所在地點
永久指定的或集合地點,如與當前地點不同的話
當前保管人和保管部門
完整的視圖組、搜索功能和數據管理業務,必須按用戶角色操作,符合安全控制機制業務管理。在整個企業層級,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設備管理系統中跟蹤的設備需要進行校準。這是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趨勢與傳統的“煙囪”模式的根本區別。在傳統的“煙囪”模式中,會有獨立的軟件負責跟蹤各類設備,而這些設備只適用于企業中的特定現場或部門。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將考慮到這一因素,采用分層技術,其中管理人員或財務部門可以執行基本的會計和某設備的資產跟蹤功能,無論是否經過校準。同時,只有計量部門才能控制與校準相關的屬性和設備的功能。
最基本的業務管理功能包括:
與跟蹤模塊無縫連接的接口
處理各種工作的能力,不僅包括校準,同時還包括修理、安全負荷等
靈活的定時引擎,可為每個設備項設定多個調用定時任務和業務進程
支持內部以及外包供應商完成的業務
實時狀態跟蹤,為使工作、設備、技師與供應商完全可視而在外部定義的(表格化的)工作流邏輯
由表驅動的所有重要屬性的驗證,例如條件或者結果代碼,會計支付號碼等
無限制、結構化的綜合數據庫(不同于任意格式的文本記錄),可用于采集人力、環境測試條件、使用的部件/材料、標準跟蹤、讀數據等信息
更詳細的解決方案還包括以下功能:
集成的業務需求與累積業務管理工具,幫助設備所有人和最終用戶通過企業內網實現自助式需求與狀態檢查
進程數據庫以共享知識庫的形式存儲工作指導、時間預估等各種具體信息,所有部門都可以訪問這些參考信息
自動生成有關調用、失職或超差通知的電子郵件
詳細讀數數據、超差條件自動標記和報告信息的交互式采集
與工具箱或設備池功能間的接口,用于支持儲存期測定
支持條形碼掃描器(例如接收臺)或標簽打印機的鉤子 (Hook)
維護。進行預防性(相對于被動式)維護已經證明可以減少高達百分之五十的維護費用,因為預防性維護經過嚴格規劃并按結構化方式執行維護操作。由于較好的維護效果,設備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從而節省了采購新設備的成本。通過密切跟蹤維護操作和監控設備,可有效避免將資源耗費在非必要設備的維護上。
重新部署。制造商目前認識到可以通過設備的智能化重新部署,從而大大降低成本。企業在分配資金用于采購新設備前可以評估一下現有設備,或者建立設備資源池預約設備何時可以重新部署,從而優化設備的使用??梢园凑沼脩?、部門、項目或日期跨度對設備預約進行分類,從而提高生產力和用戶滿意度。將用于規劃的矩陣表集成到開放式社區系統中,可以提高生產或工程定時任務、定期校準或規劃的維護調用需求的管理可視性。換言之,可以重新安排設備服務或其他業務支持活動,避免關鍵業務線工作的中斷。
實施設備資源池租賃模型可以提供一個成本分配機制,促進通用設備的連續性重新部署。為每類設備或設備項設定一個日租金,然后由用戶根據需要從資源池中選用設備并歸還。部門的管理極大提高了設備相關成本的可視性,不再統統歸類為“日常開支”,因此促使設備用戶迅速上交不再需要的設備以便重新部署。未得到充分使用的設備也便于識別,而那些在某段時期內幾乎沒有或根本就沒有使用,或者沒有借出的設備將被自動鎖定以便重新部署、回購,或在開放市場再次銷售。
很顯然,將有形資產從一個部門重新分配到另一個部門對于資本開支有重要的影響。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設備的高效重新部署,將可用資源從一個地方部署到有需求的地方要比采購新設備來快得多。
收獲期
全面的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有效管理、跟蹤有形資產和組件,無論是對流程改進還是運營開支來說都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優化設備使用,每年最多可節約 20% 的資本開支
讓正確的設備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幫助企業實現精益生產,將設備停機時間降低到最低水平
實現跨部門設備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與設備數據屬性的標準化,促進校準流程或整個模板在部門間共享
取代孤立的“煙囪”式設備生命周期階段管理應用,消除重復數據
整體性更強的資金分配規劃、預算、審批流程有助于管理層提前獲得相關通知
數據的規范化與集成化減少了數據錄入工作量,極大提高了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方便同類設備間的比較 在設備生命周期各個階段運用設備管理方法和流程,企業便有了相關的工具和業務流程為每個員工提供關鍵的決策信息。以價值為基礎的設備管理策略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跟蹤和管理有形資產和組件,對運營開支有極大的積極影響,同時帶來了許多無形收益,包括現如今不斷變化且充滿競爭的商業環境所需的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應對日常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