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決策是企業系統的“控制器”,它能夠控制企業前進的方向。在企業具有了戰略意圖并且設定了戰略目標之后,如何實現該目標是管理和決策需要解決的問題。管理和決策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資源的分配、方案的確認、人力資源的調配、績效目標的實現以及沖突的解決和處理等內容。本文主要將論述管理者的風格和管理者的團隊。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第五級領導力:謙虛與堅毅的勝利》一文中對領導人的能力分為5級,他們分別是:第一級,能力出色的人;第二級,樂于奉獻的團隊成員;第三級,能干的管理者;第四級,高效的領導者;第五級,性格上的謙遜與職業上的一致集于一身,以此打造持久卓越的領導者。第五級領導者位于能力領導能力層次的最高端,雖然其他級別的領導也都是企業在不同層級和時期的領導者,但是他們難于將企業帶入卓越。作者通過解答“優秀的公司能否成為卓越的公司?”,花了5年的時間,研究了11家符合從優秀到卓越標準的公司,通過對最高領導的研究,發現了第五級領導者的核心品質。那么下面讓我們看一看第五級領導力的包含那些特質,首先從性格上的謙遜談起。他們總是表現出謙遜的態度,不喜歡自吹自擂;在行動上他們表現為鎮定從容,他們激勵員工的手段靠卓越的標準而不是個人魅力;他們將凌云壯志放在公司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他們為了公司未來的業績精心挑選繼任者;他們勇于承擔責任,喜歡從自身找出失敗的原因。其次在職業的堅定上他們們具有以下特點。首先,他們在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中起著催化劑的角色;為了取得長期的成果,他們都以無可撼動的決心去克服困難;對公司他們一直以卓越的標準要求,從來不打折扣;在公司取得成功之時,他們總是將功勞歸于團隊的將士用命。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總結出了最高領導者的優秀品質,那么對于企業其他大多數的管理人員,他們應該具有何種管理風格,才能夠有效地運作企業系統呢。
在《勒住你的成就欲》一文中,Scott W Spreier等總結了6種領導風格,也就是管理人員用來激勵、獎賞、指揮和培養下屬的方式。它們分別是:命令型,它會導致強硬,有時甚至帶有威脅的行為;愿景型,它注重透明和溝通;親和型,它強調和諧友好的關系;參與型,這是一種協作和民主的方式;表率型,它以個人英雄主義為典型特征;教練型,它關注員工的長期培養和指導。領導的風格除了個性特征影響外,也受個人動機的影響,Scott W Spreier等對動機分類為成就動機、親和動機和權力動機。在對IBM的管理人員研究后,作者給出了能夠有效營造出高績效、**勁氛圍的成功領導者素描,那就是他們會采取多種領導風格,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形加以選擇運用。他們比較擅長使用愿景型、親和型、參與型和教練型的領導風格。而那些營造出毫無生氣、甚至消沉低迷的工作氛圍的領導者,他們的領導風格主要是樹立表率,也就是表率型的領導風格。雖然這種風格在短期內能夠促進增長,但是他是以犧牲長期的盈利能力為代價的。領導的個人能力可能很強,但是團隊的能力卻被削弱了。此外,命令型的領導風格特別適合于臨危受命或者處理緊急事務,但是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一直使用該風格的危險是非常巨大的,它將扼殺員工渴望成功的欲望以及員工主動創新的欲望。
為什么有的領導可以創造積極向上和令人振奮的工作氛圍,而有的領導卻營造了毫無生氣及消沉低迷的工作氛圍?這里需要從員工的工作心理來尋找答案[[i]]。個人的感知、情感和動機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員工的內在工作生活。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影響情感,從而影響了動機,最終的結果表現在績效上。管理者對員工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許多領導者都沒有意識到。為了有效地激勵員工,管理者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努力創造各種條件使員工能夠取得工作進展,從而產生工作的愉悅感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第二是要尊重員工,做到管理人性化,對于不同個性特征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只有這樣,才真正能過做到“人之所欲,施之與人”;第三是要學會如何讓員工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讓員工正確地認識自己,克服他們的自我服務偏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許多激勵的文章都提到了第一和第二個方面,但是對于第三個方面卻很少提及,其實這也是管理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須通過日常溝通和績效考核讓員工更加明確地認識自我,從而才能更為有效的提高自我的能力。
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層是否擁有第五代領導力或者具有優秀的管理風格就可以打造高績效的企業呢?可能還需要加上一條,那就是打造出高效的管理團隊。在《團隊的法則》一文中[[ii]],作者指出“盡管團隊的基本法則在組織的各個層級都適用,但是建立高層團隊無疑是最困難的。長期挑戰具有的復雜性、要求付出大量的時間,以及高級主管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這一切都給組建高層團隊增加了難度?!彪m然打造高層團隊比較困難,作者也發現了許多公司具有較為高效的高層團隊,他們人員一般比較少,一般包括兩到三人,偶爾四人。他們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和目標,他們之間能力能夠互補,最關鍵的是他們真正是以團隊的方式開展工作?!秷F隊的法則》作者同時指出:“從企業最高層一直到企業的各個部門或職能的層級,個個群體都有機會成為管理型團隊?!痹诋斀袷澜?,外界環境快速變化,各層級領導只有通過有效的合作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從而實現企業的高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