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今目標團隊正式上路。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做一款中國企業真正需要的管理軟件。團隊成員有企業信息平臺建設方面的IT專家,也有運營企業二十多年的管理老手。大家都感受到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快速發展中常常會面臨諸多難題,比如效率低、管理亂、人員流失嚴重、下一步方向不明確等等。
我們能為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做些什么嗎?正是基于這個樸素的想法,今目標團隊踏上了漫長的旅程。
切身體會告訴我們,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甚至不同性格的領導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及管理風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管理風格都有可能把企業做得很好。隱隱約約地,我們感覺這中間一定有些共性的東西,而這些共性的東西將會構成今目標的靈魂。
那段時期是非??鞓返?,團隊成員無休無止地閱讀、思考、再閱讀、再思考,像海綿一樣汲取著管理知識。非常幸運,我們遇到了德魯克。記不清楚是哪一天,我們偶然接觸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21世紀的管理挑戰》,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半年內幾乎讀完了德魯克的所有著作。對我們影響最大的,首推《管理的實踐》。
《管理的實踐》讓我們開始思考管理、目標管理和管理實踐等關鍵問題,知道了企業管理本身有百分之九十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只有百分之十和企業的個性相關。那相同的百分之九十,就是實踐目標管理,就是我們團隊的使命,就是我們事業的出發點。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這是德魯克的三大招牌問題之一。What is our business,直譯為我們的業務是什么,似乎更下里巴人,也更容易理解。德魯克認為,大部分企業家都不知道“我們的業務是什么”,原因在于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錯了。
企業家習慣于想:我要做什么、我要生產什么、我要成為本行業的專家等等,這種以我為主的思考方式,并不能準確地界定企業的業務。
德魯克建議改變視角,置身企業之外,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自己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客怎么看。顧客認定你是空調專家,偏偏要投身房地產;顧客認定你是個人娛樂網站,偏偏要為企業定制搜索平臺。這種業務認知的錯位,基本上天天都在發生。
《管理實踐》第5章“企業是什么”論述了“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主要功能:營銷和創新”等重要問題。德魯克先拋出了兩個結論:第一,企業是由人創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經濟力量創造和管理的;第二,不能單單從利潤角度來定義或解釋企業,利潤不是企業的目的,而是企業經營的限制性因素。然后就轉到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功能兩個幾乎等價的問題上了。
企業的宗旨是“創造顧客”,“創造顧客”的另外一種說法是“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感覺并不重要,企業如何吹噓自己的產品也不重要,關鍵是顧客怎么想,只有顧客才能決定企業是什么。德魯克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靈活獨特的思考方式:管理是一種實踐、成果發生在組織外部、組織是社會的器官、企業的宗旨存在于企業之外等等。
企業的兩大功能,和企業的宗旨一脈相承。企業得想法設法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中,才能滿足顧客需求,這就是營銷;顧客的需求稀奇古怪,企業要變著法兒討顧客歡心,這就是創新。企業的所有部門,都有營銷的責任。企業光提供產品和服務還不夠,還要通過創新,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在德魯克看來,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事情并不復雜。要明白企業的宗旨,只需要關注兩點,那就是顧客和需求。找準顧客,而不是想當然、含含糊糊地畫一個圈子,比如“全中國近4200萬家中小企業”,就不是一個很精準的顧客群體;找準顧客,然后定位需求,這更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正如汽車的換代、Windows的升級一樣,需求在不斷改變,企業也只能持續創新。
德魯克總結說,企業的首要任務是生存;企業通過營銷和創新來創造顧客;管理層必須決定企業所從事的是什么樣的事業,或者究竟應該從事什么樣的事業。值此動蕩之際,管理者再不反思企業的宗旨,那就真的很危險了。
今目標的使命是實踐目標管理,這仍然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在思考問題,如何轉換成顧客的角度,如何讓目標管理給顧客帶來真正的成效呢。我們一直留意著自己的思維方式,集中整個團隊的精力,去考慮如何讓這個平臺對顧客有吸引力,如何能編織一張網,準確地篩選出我們的目標客戶,如何提高顧客的黏粘度等等。
時至今日,今目標推出的SaaS溝通協同平臺得到了相當多顧客的認可,正式運行不到兩年,注冊企業已經超過了六萬家。融合企業即時通訊、郵件、短信等等的統一通訊工具,完整保留了企業的溝通痕跡;工作日志,個人事務等小工具,幫助企業所有員工了解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實際工作進程、每天的收獲和不足;任務管理、項目管理、計劃管理等協同工具,讓企業找到正確做事情的方法等等。
簡單說,今目標為企業實踐目標管理提供了多種管理工具,涵蓋了目標設定、組織實施、衡量考核、溝通激勵和人員培養等多個環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對目標管理的認識深度,自行確定合適的目標管理方式。
為了深切感受價格理論、信息成本等經濟學問題,張五常走上街頭又是賣玉,又是賣橘子。我們堅信只有親身實踐過的企業家,才會對目標管理有更真切的體驗。因此我們要求團隊的所有人員,從CEO到客服,從產品開發到市場營銷,都必須和用戶面對面。用戶的抱怨和鼓勵,是企業前進的動力。
今目標上路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打造今目標品牌。阿爾.里斯在《品牌22律》中總結出擴展法則、收縮法則、死亡法則、單一法則等22條打造品牌的注意事項,可以看作是對企業業務問題更進一步的思考。
雄心萬丈的企業家,如果沒有給顧客留下任何印象,結果只能是一腔熱血付東流。經常從顧客角度,審視企業究竟能夠滿足顧客什么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強化顧客的印象,才能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真正解決“我們的業務是什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