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業務流程管理(BPM),人們往往把它和業務流程較復雜的大公司掛起鉤來。的確,有不少大公司運用BPM解決方案,成功地縮短了流程周期、改善了流程的連貫性。
其實,中小型公司也能通過業務流程自動化而受益。由于BPM產品的使用越來越簡便,信息技術資源有限的中小型公司也能找到提高效率的良機。綜合考慮用戶、開發者、流程和中央處理單元(CPU)的數量的定價模型,使得BPM產品的價格能夠被企業所承受。雖然這些公司通常處理的是較小的、流程較為簡單的項目,但仍然能獲得顯著的收益。如同大公司一樣,中小型公司可以先從某一個流程開始,然后快速擴展到其他流程。
iUniverse公司、Tetra控股公司、Cardinal物流管理公司和華盛頓教職員信用合作社是四個典型的案例。每個公司都以獨特的方式運用業務流程管理,實現流程變革并增強企業的靈活性。
管理與公司共成長的流程
iUniverse公司僅有100名員工,在實施業務流程自動化的公司中,它可能是規模最小的公司之一。該公司服務于希望出版和銷售其作品的個人,開發了支持其業務活動的內部系統,包括其出版物的生產跟蹤、營銷和發行。流程的每個組件都具有嵌入式邏輯(embedded logic),可發出信息來激活下一個組件。然而,由于流程控制編寫在每個應用程序中,不能夠輕易改變。iUniverse需要管理業務流程的方法,使之能與公司共同成長和變革,同時保持此前信息技術投資的價值。
iUniverse選擇了Intalio公司的業務流程管理系統---Intalio|n3,并開始移植(migrate)公司向各發行渠道發送目錄信息的流程。他們從一個Oracle數據庫中提取書籍和發行渠道的相關信息,然后根據渠道的要求編排目錄信息,
并發送給渠道合作伙伴。選擇這一流程入手是因為它相對簡單,并且是周期性地出現。成功完成這一任務后,iUniverse將其他流程移植入系統,包括打印確認和書目跟蹤。
"我們正在將一個主要的后臺生產流程移植到Intalio|n3之中,"iUniverse的副總裁弗農·斯坦貝克(Vernon Stinebaker)說道,"我們希望,最終所有的業務流程都將由此系統管理。"
由于iUniverse的員工適應了這一技術,使用中只出現了極少的文化方面的問題。然而,開發團隊必須從把應用程序看作大型的、孤立的個體,轉變為將其看作更強調服務的、可重復利用的組件體系。斯坦貝克說,新的業務流程管理系統減少新流程開發時間達50%甚至更多,并能實現在以前的系統中不可能完成的功能。
Intalio|n3并非針對小企業,但其中的一些要素對于小企業也有吸引力。比如"頁面設計"軟件能讓開發者利用一系列拖放式工具來構建互動式用戶界面或表格。這一軟件提供的開發環境,能促進信息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的合作。一旦系統開發成功,業務人員用戶能直接進行流程變更。
"由于需要編程知識來創建應用程序,這阻撓了讓業務人員用戶掌握決定權的意圖的實現。" Intalio的共同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伊斯梅爾·加里米(Ismael Ghalimi)說道,"小公司尤其難以找到編程專家。"
Delphi集團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納撒尼爾·帕爾默(Nathaniel Palmer)認為,隨著時間推移,業務流程管理技術可能會與數據庫技術并行。"這將幫助中小公司減少對編程的需求。"一些標準的設立將有助于利用現成的產品來管理業務數據。如果業務流程出現同樣的演化,企業便可將更多精力運用于編制流程,而非僅僅著眼于使流程得以運轉的技術。
創建實時企業
Tetra控股公司生產水產品,他們想改進公司內部設計變更通知(ECNs)的流程。要對產品做出從尺寸到標簽的任何方面的改變,ECNs都是必需的。變更通知的過程要經過6個不同部門的多達40個人員。為了優化流程和縮短設計周期,Tetra選擇了Metastorm公司的e-Work管理系統。
為了緩和新系統的沖擊,公司的所有200名員工最初都接受了針對一個在ECN系統之前引入的較為簡單的流程的培訓,這是一個休假變更申請流程。這一流程潛在地影響著所有員工,在其中使用了將被用于ECN流程的所有e-Work功能。
"即使是非專業用戶,也能非常輕松地使用它。"信息系統顧問查理·利桑蒂(Charlie Lisanti)說道,"然后我們大面積應用了ECN模塊,至今為止沒有發生任何抵觸使用e-Work管理系統的情況。"
實施e-Work之后,ECN申請流程從平均5天或更長縮短到了1天。用戶能通過e-Work瀏覽所有有關文件夾和文檔,并了解到申請所處的階段。
"員工們大都喜歡自己對情況具有掌控感,"利桑蒂補充說,"他們能夠看到申請所處的階段,以及誰已經批準了自己的請求。"
Tetra公司計劃繼續推廣應用程序的使用,并在e-Work中引入了一個實驗室測試申請和批準流程。此流程被選為高優先級,是因為申請是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和渠道提交的,包括電子郵件和硬拷貝,并有著不規律的信息。申請被標準化,使之包含所有必須信息,跟蹤也變為自動化。為實現客戶信息和定價變更的表格及程序標準化,開立單據的指示流程的自動化是另一個高優先級項目。隨著時間的推移,Tetra計劃整合美國業務運作的自動化與在德國生產Tetra品牌魚食的工廠運作的自動化。
無論企業規模大小,業務流程的連貫性和效率是所有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標。Metastorm的首席執行官鮑勃·法雷爾(Bob Farrell)認為,中小型公司也可以用與大公司完全不同的方式使用業務流程管理產品。
"小企業的靈活性是其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法雷爾指出,"而業務流程管理正是為實時企業所設計的。"與其像大公司那樣著重于給復雜的流程做出明確的界定,以便于實施,中小型公司不如利用業務流程管理工具獲取新的流程,并重復使用。
以最小成本實現流程自動化
Cardinal物流管理公司是一個綜合運輸和物流公司,提供承包貨車運輸和本地送貨服務。散布于美國境內的所有90個辦事處都必須對用戶需求迅速做出反應。為滿足需求,公司征募、篩選和考核大量貨車司機。Cardinal的戰略規劃是:在使公司顯著成長的同時,盡可能利用其獨特的管理費用結構的優勢。Cardinal有大約500名員工和1,200名司機,其中一部分司機為員工,其他的則是承包司機。
為更好地管理辦事處和位于北卡羅萊納的公司總部的事務,Cardinal實施了Buoy5公司的iApprove,這是一個能將請求和批準流程自動化的軟件解決方案。Cardinal目前對新司機查證程序實施了自動化。當一個司機在辦事處提交申請時,申請表被馬上掃描,關鍵信息在線輸入iApprove。申請被發送給6名人員,他們仔細檢查司機的歷史,包括駕駛記錄和犯罪記錄。這個貫穿整個總部的工作流程全部在線進行管理。在流程結束時,被批準的司機的數據直接進入薪水系統。
"我們發現,使用iApprove并不比使用任何別的軟件產品更加困難。"Cardinal的管理信息系統總監喬納森·特納(Jonathan Turner)說道。特納認為,業務流程管理軟件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對于中小公司而言更有吸引力。"我們希望聘用有業務經驗的非技術型程序管理員,來安排和修改我們的流程。"他說。
盡管iApprove系統仍處于實施過程中,但特納已經看到了巨大的潛力:"這一軟件提供了了解總部信息的渠道,我們便能隨時掌握申請所處的階段。"其他計劃包含在iApprove中的流程包括其他員工申請和審批流程。憑借系統的靈活性,在花費極少的額外開發或實施成本的情況下,就能實現幾乎任何流程的自動化。
"我們的絕大部分顧客來自規模為500到2,000人的公司,"Buoy5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大衛·威爾希(David Willsey)說,"我們將iApprove設計為現成的解決方案,而無需進行大量的定制化工作。"威爾希說Buoy5的目標市場為中小型企業,因為這個市場的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然而,iApprove也能服務于大的客戶群,并能跨部門使用;比如,它在葛蘭素史克有40,000名用戶。
Forrester研究公司下屬的Giga研究公司總監肯·沃爾默(Ken Vollmer)認為,即使是大公司也會在實施業務流程管理解決方案時遇到困難。"你必須有高明的信息技術人員,以及變革公司的決心。"沃爾默指出。
此外,雖然流程的界定工作通常不需要編程就可以完成,整合的步驟卻有可能對信息技術資源有限的公司造成相當的困難。然而,對于那些有著發展動力,流程相對直截了當的中小型公司,業務流程管理能夠提供同樣的吸引力---效率、速度和成本節省。
完成BPM
與其他應用的整合
華盛頓教職員信用合作社(SECUWA)的組織規模雖然小,但是會員眾多。SECUWA有2個分支機構,100名雇員,服務于遍布美國的超過75,000名會員。SECUWA的45名財務管理代表為會員提供"一次性"服務---Visa信用卡的申請。
Visa信用卡申請來自各種渠道,包括SECUWA網站、傳真和電話,等等。申請是通過手工處理,數據重復輸入,需要通過電子郵件交流,并缺乏信息跟蹤能力。為了改善客戶服務和增進員工的效率,SECUWA希望將流程自動化。目前,該信用合作社正在實施HandySoft公司的BizFlow來安排和跟蹤這些應用。當系統完全投入運轉時,SECUWA預期將把處理時間從48小時減少到30分鐘。他們也在對BizFlow進行評估,以便運用于其他業務活動,如貸款處理和員工費用報表。
有時,盡管公司會找到與其功能需求十分吻合的業務流程管理產品,但卻發現整合工作比預想的困難。為啟用業務流程管理系統,中小型公司信息技術資源可能會顯得捉襟見肘。AptSoft公司最近推出了AptSoft Director軟件,使用戶能利用瀏覽器和下拉菜單組合流程。數據映射在運行時動態完成。這種內置式整合手段,使業務流程管理解決方案與其他應用程序的整合變得簡單。
"我們的產品依賴于一個對象模型,"AptSoft公司的營銷及產品整合副總裁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說,"業務規則、觸點和流程都是能重復使用的組件。"
卡梅倫指出,即便是大公司,也在巧妙運用業務流程管理解決某些問題;可以說,企業級市場(enterprise market,即大企業客戶)和中端市場(mid-market,即中小企業客戶)的界線已經模糊。項目涵蓋的范圍比公司的大小更能決定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術。
對企業來說,流程管理的問題可謂與生俱來。隨著流程的日趨復雜化,尋求流程管理解決方案就提上了企業的議事日程。上文所述的四個案例告訴我們,中小企業有必要用BPM產品來整合、優化更有效率、更靈活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