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有利于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一方面精益管理的出發點就是強調顧客確定價值和顧客拉動,而市場經濟的基本動力是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粗放型與集約型最本質的區別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形式的浪費,合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企業經濟的整體效益。其次,精益營理有利于企業運行模式的改革。在企業中,浪費現象嚴重,產品開發周期長,成功率低,生產過程庫存過大,物資積壓,造成資金沉淀。運用精益管理方法,將有助于企業改革原有運行模式,消除浪費,使之運轉起來。第三,精益管理有利于企業集團的戰略實施,發展企業集團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戰略,企業往往由處在生產過程上、中、下游的一組企業形成,如果在企業中運用精益管理,則使每一個企業之間相互協作關系更和諧、更緊密,使每個企業都減少庫存,提高資金效率,社會資源浪費會大大減少。在推行精益管理模式中,需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1.更新觀念,樹立意識。
有些企業過分強調擴大生產規模,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時,片面追求高自動化和高生產效率,而不考慮整個生產過程和需求的均衡性,企業重技術輕管理現象也比較普遍。革新觀念.樹立精益意識,企業才能有救地遏制浪費,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增強競爭能力。
2.加強精益思維研究和鍛煉。
精益思維是精益管理的核心。西方國家曾建立示范中心,推廣精益管理。許多企業對精益管理比較稻生,政府和擲會應積極引導企業,鼓勵企業運用精益管理方法,建立精益企業研究中心和示范中心,舉辦培訓研討班,灌輸精益管理,讓企業結合自身情況,按照精益思維原理進行改進和改造。
3.推行應循序漸進。
精益管理不是企業管理行為的全部,它應與企業的其它管理行為相協調,同時,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客觀環境不一樣,企業管理適宜方法也不一致。精益管理只是生產管理的一種較好模式,具體實施要因地制宜。只有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精益原則”,這才真正得到了精益管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