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業的市場競爭,早已過了一招鮮的時代。當產品同質化、渠道競爭激烈化、利潤趨薄化、市場監管嚴厲化等特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企業的比拼就進入更深層次的競爭,講究的是企業綜合實力和獨有能力的展示,我們不妨稱之為“核心力競爭”。
而在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本身實力就不對等的競爭格局之下,大企業挾資本、產品、人員等各個方面的優勢在各地跑馬圈地,眾橫捭闔。雖然這與國家希望看到的醫藥行業發展趨勢—集中和整合直接相符,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即使墻頭變化大王旗也要活出自己的價值,就是最終被收購也要賣出個好價碼。當然,能通過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斷發展壯大,則是廣大的中小企業最愿意看到的情況。如何未雨綢繆通過苦練內功打造專屬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關乎企業未來生死存亡。
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妄圖短期內貪多、貪大、貪全必然會死的更快。既然把企業定位于中小企業,就應該在分析自身優劣上下功夫,把企業經營眼光從全局聚焦到局部,從細分市場做文章,然后踏踏實實的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打造出企業專屬的核心競爭力。
一、 建立一支善戰的隊伍
營銷的基礎是產品。有了產品,企業才能圍繞產品配置人員、資本等各種資源進行市場營銷的各種活動。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過分夸大產品在營銷體系中的作用,仿佛沒有了產品或得不到好產品企業就做不下去一樣。特別是通過代理生產企業產品進行全國招商的醫藥企業,更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恨不得把所有的產品都拿到手里,往往是企業手里有很多產品,但是每個產品的月均銷量都不大,企業的整體規模也極為有限。
企業重視產品的巨大作用本不錯,可是這些企業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營銷的主體和掌控者是什么?是人。人才是營銷活動進行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保證營銷活動成功的支持力量。所以我們在梳理一些企業成功的經驗的時候往往發現,同樣做一個渠道、產品結構也大致相同的兩個企業,員工凝聚力強、戰斗力強的企業更容易占領代理商和渠道,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說,企業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就可以將不同的產品、在相關渠道、在正確營銷思路指引下取得成功。企業的員工隊伍建設,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必備的一個方面。
1、 理念認可
企業要將員工牢牢抓住為企業發展盡力,首先企業的經營、發展、管理等理念要得到員工的認可。只有員工認可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未來發展規劃這些東西,員工才有可能為追求想得到的某種利益(收入、平臺、晉級等)而與企業一道去不斷進取。否則,沒有員工認可的企業,則會變成其他企業的黃埔軍校,自己培養的員工流動性很大,不僅企業自身無法發展,還未競爭對手培養了很多即戰力強的合格員工,則是企業的一大悲哀。
2、 文化認可
除了認可理念,企業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也要讓員工認可,比如我們常講的企業文化。有些企業講求嚴格的等級觀念,有些企業則隨和很多,有些企業對新員工能有人情去感化,而有些企業則完全以規章制度去要求新員工等等,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這種屬于精神世界層面的東西,企業也要為員工做好規劃和引導。不僅要法制還有人情,并為員工的發展制定嚴格的路線,讓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一樣去維護和發展。
3、 利益保障
當然,退到人類最基本也是最現實的需求層面來講,保證員工的利益(特別是收入層面)則會極大的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多企業都會發生因為員工工資拿得高而導致老板修改獎金、提成標準,甚至找各種理由拒不兌現的情況。其實,這樣的企業老板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害怕員工掙錢的企業是根本無法發展的。在企業做出來適合發展、并居于行業水平之上的績效考核體系下,企業應該想盡辦法幫助員工完成銷售,鼓勵員工通過向市場要銷量而盡可能大的獲得更好的利益,才能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加大企業對員工的向心力,而最終保證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和戰斗力。
二、 強大的渠道掌控能力
中小企業在完成了企業員工隊伍的建設之后,已經解決了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然后就要從營銷的4P上下功夫。產品?在醫藥行業開放、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特別是其中數量頗大的招商代理企業)產品打造迅速發展的難度加大;至于策略和模式,無論那種模式,都具有可復制性,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敢說自己的操作模式獨一無二……唯有渠道,當中小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占領渠道之后,即使產品更替、模式調整、人員變更,都不會對渠道產生致命的顛覆,所以中小企業立足于一個細分市場、某個渠道的強大掌控能力,才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1、 渠道定位明確
觀察各個區域的很多中小企業,經常會發現有些企業今天吆喝著做第三終端市場,明天又高調的進軍臨床渠道,后天則又轉向做OTC渠道,最后又無奈的做起了招商。在這樣的輪回當中,頻繁的調整不僅讓企業損失了經濟利益,而且企業的不堅定最終讓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時間和機遇。
中小企業千萬不能盲目的跟風,而應該踏踏實實的定位于自己最擅長、資源最好的某一個渠道,扎扎實實的做出自己的三年和五年規劃,不要太過于計較三個月、半年的得失,不斷的把基礎打牢,為后期的渠道獲利奠定基礎。
2、 兩類:自建和借助
在中小企業確定了自己的主攻渠道之后,還要更具渠道特性、行業情況和企業自身資源情況,確定是自建渠道還是通過招商等手段借助代理商的力量做渠道。企業要理性分析這兩種模式的優劣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來確定。不要迷信所謂專家或成功企業案例中所講的直控終端、提升企業的終端控制力、企業不直控終必死無疑等等言論,最后在渠道建設上尸橫遍野得不償失。
3、 渠道合作的核心:利益分配、誠信合作、實現銷售
而在渠道建設以及與渠道商的合作方面,一定要把握幾個核心內容:
A、 利益分配:與渠道商的合作,歸根到底是利益合理分配的問題。所以
中小企業在渠道建設和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熟練運用利益鏈管理理論,找到關系到雙方合作相關方面的核心環節,進行好利益方面的分配,才能保證合作雙方得到雙贏。
B、 誠信合作:在與渠道商的合作過程中,一定要講究誠信。及時的發貨和
票據提供已經是常規手段,中小企業還需要在產品的退換貨方面有所建樹,解決渠道商對于產品新批號和不暢銷品種的顧慮,建立完善、合理的退換貨保障機制,有助于提升合作方面的銷售積極性。
C、 實現銷售:提升渠道商產品銷量的關鍵環節還是所合作產品能否渠道內
快速實現銷售,并且提升銷售的速度?;谶@個層面,企業一定要與渠道商進行緊密的合作,真正出謀劃策幫助渠道商去銷售產品,不斷提升產品銷售的數量和規模,從而獲得渠道商的認可,強化雙發的合作,提升產品在渠道當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