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運用戰略思維,結合產業、競爭格局、競爭態勢以及自身的資源現實,對企業內外部資源重新審視,明確企業的競爭優勢,通過實施生產運營戰略,提升和創新供應鏈管理,以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運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效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不被淘汰。生產運營戰略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強化供應鏈管理的理念
現代供應鏈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圍繞核心企業建立網鏈關系。供應鏈作為一個利益集合體,強調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關系。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接近市場的完全競爭,企業與其上下游之間形成對立而非合作的關系。許多企業彼此在價格上進行博弈,把渠道伙伴作為產生利潤的來源,以極力犧牲商業伙伴的利益為代價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企業僅依靠本身的競爭力是不夠的,必須樹立供應鏈管理理念,與上、下游企業和商家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伙伴和利益共同體。只有依靠供應鏈整體,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優化營運流程,達到改善企業競爭力和盈利的最終目標。
二、成立專門部門,統一對供應鏈進行協調管理
企業要對生產運營體系進行整合、實施供應鏈管理,首先應在公司級組織架構的基礎上成立專職管理生產運營的部門,負責公司內外產供銷系統的統一協調。其次,該部門應根據本企業生產運營的特點,結合供應鏈各節點的現狀,制定相應的管理流程和規章制度,加強節點之間各部門的協作。
三、實施準時生產,優化庫存管理
供應鏈管理就是通過對各環節的有效協調管理,實現總成本最低化、客戶服務最優化、庫存最小化以及物流質量最優化,從而實現企業總體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企業要實現上述目標,就要轉變傳統的生產觀念,建立以滿足客戶為中心的動態供應鏈管理,實施JIT(準時)生產管理模式,即對供應鏈各環節進行有效整合,實現按時采購,優化庫存管理,最大化實現零庫存、質量零缺陷。
四、供應商進行整合,創新采購管理
企業需要轉變采購模式,從庫存驅動轉變為訂單驅動,實現用戶需求訂單驅動制造訂單,制造訂單驅動采購訂單,采購訂單驅動供應商。從對采購商品的管理轉變為對供應商的管理。采購創新的途徑很多,可采取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減少供應商數量。企業以往的做法是對同一零部件或同一種原材料選用多家供應商,以便對供應商施加壓力,獲得較低的進價。企業的收益是以供應商的損失為代價的。目前,這一情形已開始改變,企業通過減少供應商數量,擴大供應商的供貨量,從而使供應商
獲得規模效益,企業和供應商都可以從低成本中受益。
其次,供應商參與公司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在新產品開發階段,供應商的參與可顯著縮短開發時間,節省資源和費用,同時通過供應商的積極參與,可以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協作,從而保證新產品原材料的質量,提高新產品上市的成功率。
第三,制訂利益共享計劃。利益共享對供應鏈各方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調動供應鏈各方的積極性,才有可能產生協同效應。因此,要與供應商從傳統的買賣關系轉變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制訂符合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把企業與供應商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加強供應商供貨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在緊密合作中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
五、對物流體系整合,引入第三方的物流公司
企業由于規模小,只能依靠區域市場生存和發展,且大多數只有一個生產基地,受物流配送距離的制約,物流運輸成本和車輛運輸配送能力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多數中小企業物流配送是由企業自己組建運輸車隊,無法與外部物流信息對接,造成運輸車輛不能高效往返配送貨物,車輛資源浪費極大,同時也增加了配送成本。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采用物流業務外包,有效利用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務,進行物流體系重組。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重新規劃物流運作網絡。中小企業要降低存貨,加快資金周轉,必須對現有庫存管理體系進行深度調整,通過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實現片區內資源共享,引入第三方物流管理,變“倉庫”為“產品流動站”,可極大地降低公司的庫存量,提高資源共享度和運輸整合度。
第二,進行物流組織結構重組??梢愿鶕髽I實際情況,成立專門的物流部門,負責產品采購、生產、銷售等物流管理,起到計劃、執行、監督和管理控制作用。
六、運用電子商務,提升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
現代的供應鏈管理是以信息共享作為基本前提,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可以使供應鏈高效率反應市場的需求。傳統企業之間供求信息相互封鎖以及信息私有的做法,必然導致信息失真,出現“牛鞭效應”,還要為搜尋信息支付額外成本。企業要想實現供應鏈管理,就需要以供應鏈的核心企業為依托,逐步構建和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一方面通過分模塊引進企業資源計劃(ERP)軟件,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利用軟件實現集成的生產計劃、采購計劃和物流配送計劃;另一方面,要實現企業局域網絡辦公自動化,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供應鏈資源的優化配置,迅速響應市場的需求。
企業只有實施生產運營戰略,不斷提升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創新供應鏈管理,將物流、現金流、信息流等資源優化配置,才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