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大型企業擁有規模、人才和技術等眾多優勢,理所當然在采購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力,采購戰略制訂遵循的原則和邏輯也很簡單:集中采購業務,利用數量的杠桿作用,優化技術標準和使用需求,加大談判力度,從而實現采購成本的降低。
但是近年,大型跨國企業逐步將采購業務外包給第三方采購企業,讓眾多國內企業感到疑惑。2010年初,在香港上市的利豐公司(HK.0494)發布公告稱,已與美國沃爾瑪簽訂了一系列采購代理協議,通過成立一家新的全資子公司來承擔完整地采購外包業務。所有協議均為非排他性協議,不包括對額度或運輸的規定,但利豐將按首個營運財年采購貨品將達20億美元的規模設計吞吐量。
眾所周知,沃爾瑪是世界財富500強第一名,其年均總采購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早在2000年之前就在中國進行全球采購。掌握如此高的杠桿優勢,沃爾瑪卻陸續關閉了中國、新加坡、菲律賓、斯里蘭卡、土耳其的采購部門。問題出在哪里?
沃爾瑪此前全球采購的主要供應商是美國的進口商,而全球采購中心的設立主要是試圖讓海外沃爾瑪超市能夠逐漸越過美國進口商,直接向中國本土供應商下訂單采購。但由于種種原因,沃爾瑪總部仍然通過美國進口商下單給工廠,進口商與工廠也都沒有變,相反還多了一個全球采辦在中間接洽,增加了運營費用。
多數在中國設立IPO或全球采購中心(Global Sourcing Center)的跨國企業都有類似的尷尬經歷。無論是工業巨頭,還是零售、基建和資產投資商,真正成功達到采購預期的屈指可數。因為大部分制造業企業的自主采購,在一些特定門類的物料上,采購效率非常低下,主要包括大部分的標準直接原材料和間接原材料及MRO(Maintenance Repair Operation)。
隨著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以及信息平臺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一個中等以上規模的制造業企業可以輕易的提供一份包含多達成千甚至上萬種產品的產品目錄。由于采購人員數量和素質的限制,大部分企業只對其中30%的零部件有專業的采購管理能力,只有少數企業能對50%的零部件有專業的采購管理能力,而只有5%的企業,能對其中80%的零部件有專業的采購能力,達到100%的,鬼才相信!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對策往往是抓大放小,運用“二八原則”,緊盯那些占用采購總量80%的20% 的核心品種,而剩下的占用20%采購總量80%的品種,則打包給資歷較淺的綜合性供應商來管理。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方法得當,那些非核心零部件可能節省20%的成本,這就是4%的凈利潤!如果企業的毛利率低于20%,而競爭對手有第三方采購企業能幫助整合非核心零部件,再多節省10%,那么基本上這個企業可以宣布關門了。
沃爾瑪并不是第一個實施采購外包的,埃森哲和IBM都是比較知名的通過IT外包進入企業采購外包的服務提供方。
一般情況下,大中型企業面臨的采購劣勢,就是外包的優勢,采購外包針對企業,有以下優勢:
1、企業缺乏對至少20%零部件或產品的專業知識,采購外包企業的專業團隊掌握幾乎全部的專業知識;
2、企業缺乏足夠吸引人的業務量杠桿,而采購外包企業可以通過整合客戶需求,獲取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3、種類多、數量少的采購門類不能人盡其用,浪費人力資源,而采購外包企業可以細分到幾乎所有行業;
4、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有諸多制度,不夠靈活,采購外包企業可以靈活地從市場購買各種零部件和產品;
5、企業的付款方式不夠靈活,而采購外包企業可以靈活處理各類供應商的付款方式要求;
6、供應鏈上下游無法形成現代流通體系,采購外包企業可以解決采購、付款、倉儲、運輸等全供應鏈問題。
企業采用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將采購業務委托給第三方來經營,能夠充分發揮沃爾瑪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彌補企業在采購戰略中的薄弱環節,通過更強勁的資源,使企業在零部件的采購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專業的采購外包企業最大的優勢便在于它遍布全球的、高效分工與合作的供應鏈管理,始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原動力;專注于核心業務,建立核心競爭力;與各企業緊密合作,共擔風險,共享利益;講求供應鏈的信息化運作;講究系統整體效率的提升;實現按需生產,以減少存貨積壓的風險;盡量降低在采購、庫存、運輸和環節之間的成本。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嘗試從采購外包的基礎做起,逐步累積經驗,為大規模推廣執行做準備。
首先,從企業內部出發,對采購零部件或服務做深入分析,將功能外包作為新的采購策略來評估,引入外部專家和供應商加入討論,集思廣益,評估實施采購外包的可行性,并確定嘗試的低風險項目;
其次,尋求多樣化的解決方案,討論內部建立采購利潤中心的可行性,利用RFX流程來衡量外部供應商的潛力和興趣,定義并且準備財務模型,如付款方式等,比較非財務好處和風險;
最后,決策并制定詳細的采購業務轉移方案,實施采購外包計劃。
采購和供應商、招投標、外包的問題:
如何全面管控采購流程實現效益最大化?
需要高效的采購系統,穩定企業現金流?
需要先進的采購系統,節省采購成本?
需要先進的采購系統,保證采購信息實時精準?
什么樣的采購系統可以靈活支撐標準以及非標準化采購?
8thManage供應商與采購管理系統通過自動化戰略尋源過程來增強采購智能并提升談判效力,避免由不必要的人為干預引起的保密相關問題。它也可以實現交易采購活動的自動化,以期在效率、合規性和節約成本等方面達到更高的水平。除了電子尋源、電子采購和電子招投標,8thManage還支持涵蓋外包、復雜產品采購和長期服務管理(如戰略性外包)等方面的供應商關系管理、商務組合與項目管理。
8thManage供應商&采購管理系統=庫存+采購計劃+供應商尋源+合約+采購
【產品亮點】
基準價:允許用戶基于產品的歷史價格、以及根據CPI 的調整建立產品的基準價,用來控制采購價與基準價的偏差過大,避免采購成本過高,實現合理采購。
電子采購:支持端到端的電子招投標過程,標書準備、發送招標邀請函、供應商應標、投標、評標、選標、公布結果等招標全過程均可在系統上完成,招標方與投標方實現無距離溝通。
供應商自助服務:允許供應商以用戶的身份登錄系統進行產品信息更新,參與招標,可減少更新供應商產品信息以及招投標溝通的開銷,也使供應商信息能夠及時更新。
“電子化貨比N家”:支持對提供相同產品的供應商按照產品價格、服務和其他條款及條件進行綜合指數的評分,自動篩選出最合適的供應商。
實時服務水平協議:支持設置服務水平協議的獎勵與懲罰規則,并實時自動追蹤其實際結果,計算出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激勵供應商不斷完善自身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