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意義
要想說清一項培訓究竟如何才能做好,首先要先考慮這項培訓是什么,能解決什么問題?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在20世紀初就開始走紅。最初在國內,很多大型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同時,卻發現很多時候的人力資源管理事項必須要與用人部門相結合,共同進行。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發現一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講,重要的不是取決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及其工作成效,而是取決于企業各部門的領導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意識和作為。
因此,在管理=管人+管事這個理論被更多企業接受時,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就應運而生。
二、該培訓解決什么問題?
該項培訓應該解決三大核心問題:
1、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認知,正確認知企業與員工、員工與部門管理者、部門管理者與人力資源管理者之間的不同角色;
2、非人力資源管理者對于員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事件中不同角色的責、權、利有正確認知;
3、非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掌握團隊內核心人才的選、育、留的各種工具及技巧;
三、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必須應該包括
1、通過培訓讓用人部門管理者對管理有正確認知,包括管人+管事必知工具;
2、通過培訓讓管理者明白要想成為最好的管理者,先成為最好的教練員和服務員;
3、每一個部門負責人都需要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結構、職能、規劃和計劃,并應該與HR部門共同進行協作完成;需要了解企業現階段人事管理制度,并遵循企業的人事工作流程;當然也有必要了解人力資源部門能夠為自己部門帶來哪些哪些支持和幫助。
4、通過課程,非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了解這些問題:
(1)新員工選、育、留的各種工具及辦法,以及用人部門在這過程中的責權利;
(2)新員工試用期管理及離職管理;
(3)薪酬、考核、激勵的本質、管理工具及使用方法;
(4)工作崗位分析的辦法及結果運用;
(5)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員工管理的關系;如何幫助員工建立規劃;
(6)如何建設部門文化,并將部門打造為高績效團隊;
(7)提高部門負責人培養和提升下屬素質的能力;
(8)學會挖掘員工潛力并激發他們的能力;
(9)掌握部門內部人工成本的控制能力并能夠對人工成本有清晰認知;
四、需要注意的點
關于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在網上你能百度到無數大綱或者是無數老師寫出來的心得,在此處,我想談一下在那些通用的大綱之外,我個人認為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F階段再去設計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結合現階段90后員工的特性,讓非人力資源管理者掌握以下要點:
1、管理是管事,leader需要帶人,以事為中心,對人的關注就會減少,但事情要做好,必須要面對人。所以,很多管理者要改變那種只關注與做好事情的情況,將通過激勵帶好團隊列為管理目標之一;
2、在激勵的設計上,管理者必須具備新生代90后的人本思維能力:
培養人不如招對人:只有先招對人,培養才有更大的價值;
招聘人不如留住人:新人的培養成本與風險高于留住老人;
留住人不如激勵人:留人是為了讓他有更好的表現,使其成為資本而非成本;
激勵人不如培養人:給人真正有成就的未來,勝于一切激勵。
3、除傳統非人培訓課程以外,還需要讓用人部門管理者明白:
現階段新生代的員工忠誠觀,不能要求員工忠誠于企業,而是要求員工忠誠于崗位與自己的規劃;
員工是社會的,不是企業的私有財產,因此現階段的非人管理,不是一味的強調“管理”,而是需要強調“教練與引導”,使企業與員工,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建立起共贏發展的和諧關系。
4、不要僅會用制度管人,制度的訂立到底應該如何訂立,如何將制度變成有力的管理工具;
5、必須重視正激勵與負激勵的不同,90后95后員工更容易接受正激勵。
6、不能再和過去一樣強調:“我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結果恐難如愿,必須學會教練式引導與管理。
最后總結一下,想要做好企業內訓一定要先將企業內部的癥結找到,對癥下藥,這樣在進行一項培訓的時候就會有的放矢,有輕重緩急也會有重點。
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企業、不同的企業癥結需要在培訓的時候進行方向的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