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老板跟我說,GBE(global business excellence-全球精益生產)的人跟他說我們日本的企業可以做到一個采購員負責3,000顆物料的采購,他問我我們現在一個采購員負責多少顆料???我說200多一點吧。
他說,???!我們比人家差10倍??!人家日本鬼子一個頂咱10個???!
我說老板,您別著急啊,日本鬼子應該沒有那么大的能耐,盡管我承認他們可能在有些方面比我們先進。
老板說,那怎么GBE的人說他們的采購員有那么厲害呢?
我說,GBE的人都是一幫瘋子,他們就跟文化大革命放衛星一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嘛。
你這個人啊有時候就是太消極,你沒去看看,你怎么就否定人家的成績呢?
我說老板,我搞這個供應鏈管理也有十五六年了,有些東西我是不需要看就明白的,您別著急,我給你算個帳兒可以嗎?
他說好啊。
我說暫且不管我們的日本同事到底在做什么產品,采取什么業務模式,咱先純粹算帳兒。
一個周是5天工作日;
一天是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一個小時是60分鐘;
一個周下來就是5 x 8 x 60 = 2,400 分鐘,對嗎?
老板說這個帳兒我還能算得清。
我說OK,那么,2,400處以3,000就是0.8分鐘,也就是48秒,對嗎?
老板說對啊。
我說OK,那么,從拿起電話,撥號,到找到人,然后說幾句話,然后撂下電話,再打第二個電話,這個過程的cycle time (周期)48秒鐘,夠嗎?
喔 … 老板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笨,他的大腦袋開始思考。
然后,我說,這里面的前提還是:
1. 這個采購員每天絕對不能有任何時間撒尿、拉屎、放屁、嘮嗑,他更不能抽煙;
2. 他所有的PO、預測的發出、接收、確認等等,都是全自動化的;
3.他沒有時間寫電子郵件,或者說他寫一個電郵的時間不超過48秒;
4.他的眼睛絕對不可以發花,盡管他必須在48秒鐘之內至少看完一行PO或者 actions message;
5. 他的電腦、電話從來沒有任何故障;
6. 他不可以參加任何會議或者討論;
7. 他不可以接聽任何私人電話、手機;
8. 他所管理的所有物料不可以有任何的rescheduling – 重新計劃,如pull in / push out / cancellation 等等,也就是說不存在跟供應商任何的negotiation 問題;
9. 他所負責的物料不能有任何品質問題,因為他沒有時間參加MRB(物料評審);
10.他所負責的供應商都是些乖乖女,讓干嘛就干嘛,絕對沒有任何的不同意、違約交貨等等;
11.供應商沒有任何的blocked invoice(鎖住的發票)、沒有任何價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