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美] 羅伯特·西奧迪尼 精讀
什么是洞見?就是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但是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其實都有一樣的地方。
《習慣的力量》Charles Duhigg 精讀
當然,作者Charles作為一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講故事的能力也是一流的。讀第二遍的時候認真去看看他是怎么講故事的。
《讓創意更有黏性》普?希思、丹?希思 泛讀
這本書是平面設計的入門書。很多基本設計原則非常有幫助,無論是寫文案、做網頁、寫市場宣傳材料、做企業冊子,甚至是做一個圖文微博或編輯微信都能應用那幾個基本原則。一看就懂,就能上手。
《請理解我》David Keirsey 泛讀
《16型人格的自我修煉》也可以。
無論是在公司內部進行協作和溝通還是公司外部進行談判和合作,迅速判斷他人的性格類型都會有很大幫助。MBTI是一個好工具。
《重來:更為簡單有效的商業思維》 賈森·弗里德 泛讀
大部分紙質書我看完之后都會送人,這是一本我送人了之后自己又買了一本來收藏的書。這本書很小很薄,但是它會告訴你如何選擇一個你會愛上的工作,或者說如何愛上你選擇的工作。熱愛一個職業,愛比一時的激情更重要,愛包容了忍耐和包容。一個不熱愛自己自己每天花8小時甚至12小時去做的事情的人,他會愛自己的生命,愛自己這個人嗎?
《精益創業》埃里克·萊斯 泛讀
銷售等于欺騙嗎?
銷售并不是欺騙,如果是銷售是欺騙,那買東西的客戶豈不都是傻子?現在人人都精得猴兒似的,哪來那么多傻子?
會讓你有“銷售是欺騙”的這種錯覺的,事實上是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購買一個產品都只是為了其某一部分性能,而不是全部”這個道理。
銷售尤其是好的銷售,精明之處就是很快能找到你正好有需求的性能并圍繞這個性能來推銷;或者再厲害點兒,是在推銷的過程中和你一起發掘你對應的需求,再把東西賣給你。當你發現一個東西能滿足你某些需求的時候,你會不會花錢買它?
問題就來了。你把東西買回家了之后,會有兩種情況發生:
第一,你的需求是10,該產品只能滿足其中的8甚至5都不到;
第二,你的需求是10,該產品滿足了10,然而這個產品除了這個性能,還有其他無數種性能,而其他那些性能對你來說,屁用沒有。偏偏這些其他性能正是這個產品賣那么貴的原因。你為了一個性能買它,卻同時也為其他無用的性能買了單。
所以你覺得自己“被...騙...了...”,對嗎?但是仔細想想,被騙了嗎?沒有。他賣的東西確確實實在某種程度滿足了你的這個需求。
好的銷售是在為客戶創造價值,并從“多出來的”價值里面拿一點作為自己的報酬,只要不是推銷明知會損害顧客的東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