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直播帶貨火的一塌糊涂,動輒幾千萬上億的銷售額,讓市場營銷人員門趨之若鶩。
在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浪潮之下,自媒體們已經淪為了“古典自媒體”,似乎大有被品牌拋棄的意味。
然而,直播帶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銷售額水分大、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刷單現象頻現等問題不一而足。對于商家而言,一場直播下來,往往是賠本賺吆喝。真正依靠直播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的企業,實在是鳳毛麟角。
當下,微博微信營銷乏力,小紅書營銷盡管已經有很多企業在做,但作為一個流量可觀的平臺,依然沒有被更多的市場們真正重視起來。
一直以來,在營銷圈里流傳著一個說法:“天下苦流量久矣”。
事實上,這個觀點并不對,因為流量就在那里,而且隨著網民基數變大,流量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為什么流量越來越難獲???營銷越來越不好做?
準確來說,應該是低成本流量越來越不好獲取。
流量越來越貴,而且呈現碎片化的特征。想要用較少的錢,獲得較多的流量,縱觀各個流量平臺,大概小紅書還是一塊流量價值洼地。
請注意,這是與微博、微信、直播等市場人員已經常用的營銷平臺作為參照,一個相對性的比較,而非絕對。
為什么小紅書值得去做?
先來說說,小紅書的引流特點。
小紅書對于品牌營銷的核心優勢在于它是一個用戶通過在社區的高頻互動,發現好品牌和創造消費流行的地方,可以讓品牌通過用戶口碑實現快速積累,最終帶動其在全渠道的交易規模。
具體而言:
1 小紅書的推薦流量是中心化分發
小紅書的推薦機制,是一篇筆記生產出來以后,平臺會根據用戶的標簽屬性把筆記推給有可能感興 趣的目標用戶,再根據這些用戶的行為反饋(點贊、收藏、評論、轉發)決策要不要把筆記推向更大的流 量池,也就是獲得更多的曝光。
2 優質內容在小紅書上可以獲得長期以及長尾流量
小紅書上的筆記可以不斷被搜索,不斷被推薦,內容的曝光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這正是一個平臺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發出的最佳信號,也意味著我們
的營銷內容可以在平臺上永久獲得流量,流量是長期源源不斷的。
3 小紅書的流量成本仍然非常低。如果有過實操的,就知道ROI如何了,從而核算出成本的高低。具體就不詳細展開了。(1、2部分內容摘自報告)
那么,在小紅書的營銷打法,是否有章可循?
品牌利用達人去撬動用戶的同時,還需要配套的是品牌方自己的營銷陣地。
這里最核心的就是我們品牌號有沒有一起產生內容去吸粉與觸達,去與達人互動甚至直播連麥,以及以及我們有沒有信息流廣告與推薦位廣告的投放。
單純依靠KOL矩陣化帶貨的打法已經很難了,一定要有品牌側的廣告投放與KOL側的 內容投放一起配合來做。
再提醒一次,在小紅書不管你是品牌自有陣地內容還是KOL與KOC內容投放,都必須記住一個套路:一定要關注平臺熱詞,然后提煉產品關鍵詞、目標受眾關注點、產品場景、產品可以為用戶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