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票據的背景、定義、參與主體、主要功能
供應鏈票據的背景?
當前企業的應收賬款占比過高,給資金周轉和經濟效率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為了盤活沉淀的應收賬款,曾經有應收賬款電子憑證這種類票據產品,可拆分可流轉,可以通過銀行、保理、小貸公司來融資。但這類的電子債券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具有較多風險隱患,賬期不固定,不利于對債權人進行保護,尤其是對鏈上的一些中小企業不能提供保護,這進一步提高了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融資難度。與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相比,票據有《票據法》保護,具有憑證法定、賬期固定、市場認可度、流動性較高等優勢,是商業信用規范化的表現形式。
2019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提出要推動應收賬款票據化,“支持上海票據交易所在長三角地區推廣應收賬款票據化”,并且以此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推進事項。2020年4月24日,票交所依托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供應鏈票據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什么是供應鏈平臺?
供應鏈票據平臺依托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與供應鏈金融平臺對接,為企業提供電子商業匯票的簽發、承兌、背書、到期處理、信息服務等功能(試運行階段)。貼現、標準化票據、二級市場的轉貼現、再貼現等生命周期的功能會在后續推出。
通過供應鏈票據平臺簽發的電子商業匯票稱為供應鏈票據。
供應鏈平臺的參與主體:中企云鏈、TCL的簡單匯、寶鋼的歐冶金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首期試點機構。其中,中企云鏈、簡單匯、歐冶金服是通過專線直連接入,互金協會是幫他的會員間接接入。
銀行和財務公司也積極參與了供應鏈平臺業務,發揮了平臺企業的開戶機構,提供到期清算服務。企業可以委托開戶機構在線下清算。下一步可能有銀行和財務公司自建的供應鏈平臺可以考慮接入。
中企云鏈是第三方機構建立的供應鏈金融平臺,簡單匯、歐冶金服則屬于集團企業自建的供應鏈金融平臺,銀行和財務公司也可以自建。
供應鏈平臺的主要功能?
未來會是簽發、承兌、質押保證、貼現、轉貼現、再貼現等全生命功能,和ECDS一樣齊全。目前實現的是四項功能:
1、企業需要通過供應鏈金融平臺,在票據平臺進行信息登記。各供應鏈金融平臺需要依托自有的風控機制對企業進行認證(KYC),嚴防偽票、假票風險。貿易背景的審查主體是供應鏈金融平臺。首先對企業身份的真實性、業務意愿的真實性核查,防止冒開、假開。其次要對貿易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2、企業可以通過供應鏈金融平臺發起供應鏈票據的簽發、背書、轉讓,供應鏈票據實現了等分化的簽發和流轉,供應鏈票據不是一張整票,而由是固定面額票據組成的票據包,最低面額為1元。假如某企業簽發1W元的票據,企業的供應商拿到票據后,根據支付需要可以將其中999元的票據轉給上一級的供應商。這個機制可以最大程度滿足企業零碎性的支持需求。為了風險控制,目前只能向同一供應鏈平臺上的企業來轉讓供應鏈票據(下一步這個將放開)。
3、供應鏈票據到期后,自動發送清算指令,承兌后開戶機構幫助企業線下劃付資金。銀行、財務公司未來可以承擔更多的角色。
4、如果企業對供應鏈票據有融資需求,可以根據人行和票交所相關規定,通過供應鏈平臺辦理標準化票據融資。供應鏈票據一定會有融資功能,無論是貼現還是其他功能。目前系統功能限制,無法實現貼現,但是標準化票據項目的一個很好切入點就是供應鏈票據。標準化票據是直接融資,使用供應鏈票據的恰好都是鏈上的小微企業,又是供應鏈場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貨流四流合一,貿易背景糾纏具有可鑒性,所以用供應鏈票據作為基礎資產來發行標準化票據在操作上便捷,風險可控。但是貿易背景真實性的要求不能放開。票交所對于合作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有一定要求,必須有相應的風控機制、業務流程、系統功能。
下一步票交所會上線質押、保證、線上清算、貼現、再貼現、轉貼現能功能,并且開放跨供應鏈平臺的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