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畢業留學生面臨“最慘”求職季?
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影響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面對畢業就職的應屆留學生。
上周,《環球時報》集結英國、德國、韓國記者力量調查,出了一篇報道,標題直接就是:《畢業留學生面臨“最慘”求職季》。
“最慘”的形容并非夸張,而是事實,應屆畢業留學生群體正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就業人群!
10月,在往年是應屆畢業生求職和企業秋招的大熱時期。留學生們以往在這個時間段大多穿梭于留學國的大型招聘會,不少企業也會奔走在各所高校舉行校招。但2020年,一切因為全球疫情形勢戛然而止。
路透社日前引述英國最大的雇主聯盟組織,工業聯盟(CBI)和招聘咨詢公司Pertemps Network Group的年度報告說,46%的公司預計會減少或完全凍結招聘。
歐洲其他國家的大多數大企業也都處于裁員狀態,如法荷航計劃裁員8000-10000人,寶馬計劃裁員6000人等。
一家德國汽車企業的主管克勞斯對媒體表示,現在大企業都處于“生存狀態”,只有“發展狀態”時才會大量吸收應屆畢業生。
在韓國,往年都是校園招聘人數超過社會招聘,但今年企業首次社招比率超過校招,經濟不景氣使企業更愿意優先錄用有經驗的員工。
“雇主方面回答幾乎都是一樣的,都說‘疫情過后再說’”
在美國,除了疫情導致的大裁員,還有“美國優先”的新政策,宣布從6月24日至年底暫停發放H-1B等特定非移民工作簽證。
原本的offer消失了,還沒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又沒有什么人脈和社會經驗,也沒有積蓄。
遭遇“最慘”求職季的應屆畢業留學生們將目光投向了回國就業。
但在國內就好找工作?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的數據,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較2019年同期激增72.9%。另據前程無憂相關數據,2020年春季校園招聘市場中,各類歸國留學生(美、英、澳為主)數量近60萬,與高校畢業生數量合計達934萬人。
疫情過后中國的就業壓力,從招商銀行深圳分行新一輪招聘可以看到端倪。銀行請的是初級柜員,卻吸引了清華,北大和人民大學等名牌大學畢業生?,F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及美國南加州大學等美英名校的畢業生也都跑來應聘了。
求職焦慮開始在這一屆畢業留學生中流行,有一篇在圈內流傳的文章標題是這樣的——《海歸最怕的事:成不了精英,也不想去底層》!
可說道出了許多80后、90后海歸在求學、就業、擇業中的困惑與真實處境。
要知道,在歸國求職的海歸群體中,超過60%在海外已經或即將取得碩士學歷,甚至還有大批博士,難道他們理應陷入如此困境?
NO,在凜冬將至的時節,已經有科技巨頭悄然出手了。
逆轉:百度宣布擴招40%,面向留學生推出海外學子專場
畢業留學生面臨“最慘”求職季是事實,但那只是表象,表象之下,有暗流涌動。
最新的逆轉發生在北京,作為"科技大廠"的百度,盡管凜冬將至,不但沒有縮減校招規模,反而宣布2021校招要較往年擴大40%,海歸學子成重點目標群體。
百度的校招大擴招不但對全國應屆畢業生和應屆留學生是個好消息,其象征意義也不容忽視。
內參君梳理了百度這次校招大擴招的內容,發現除了招聘規模擴大之外,值得應屆留學生關注的有下面幾個“干貨”:
其一,就業崗位范圍廣,面向前沿。百度今年面向海內外2021屆應屆畢業生開放了技術、產品、用戶設計、管理支持四大崗位方向,除了C++研發、機器學習、芯片設計、量子研究員等61種熱門技術崗,產品類崗位需求量也較往年大幅增加。在通用的產品經理、商業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等職位之外,還新增了云計算、地圖、游戲、多語言、AI方向等多個方向的產品經理崗位。除此之外還有視覺設計、交互設計師等8種設計類職位,以及人力資源、商務拓展、管培生等21種管理支持類職位。
其二,百度在2021校招中首次推出了由高管(包括李彥宏)親自選、親自帶的"管培生計劃”。
名企管培生因為帶著“高起點、高速成長、高薪酬”的光環,一直是不少應屆畢業生眼中的dream job。
劃重點:管培生崗位只針對2021屆應屆畢業生,只要你滿足本科以上學歷的要求,不限專業、不限背景,都可以報名。
由于管培生是優中選優,應屆畢業的留學生在管培生招聘中具有巨大優勢,據說,目前進入今年管培生復試的,有一半多都是海外留學生。
其三,專門針對海外學子進行人性化安排。例如連續開設了兩場留學生專場宣講會,不但招聘流程與國內學生的網申一樣,筆試時間考慮到海外學子的時差原因,還更為寬裕。國內學生筆試時間是北京時間19點-21點,海外學生筆試時間被擴大至北京時間19點-次日1點。
“大校招”背后傳遞的重要信號
那問題來了,百度這樣的科技巨頭,為什么要在這個時節逆勢宣布擴招呢?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其背后傳遞的信號不簡單。
第一個信號:中國經濟真的開始復蘇了!
最有力的證據是10月19日國家發布的三季度最新GDP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的火爆也是明證,外部可以質疑經濟數據,但“黃金周”人山人海的消費熱潮實況卻不可能造假。
世界銀行10月5日公布的預測指出,受新冠疫情沖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7%,將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但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同時預計,因為中國的逆勢增長,2020年底,中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將增長1.1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逆勢增長,所以企業才能逆勢擴招。
第二個信號:像百度這樣的中國最優秀的企業紛紛開始行動,帶來留學生就業利好。
雖然國內求職競爭激烈,百度等企業都在擴招!
危機對普通企業是“?!?,但對優秀企業來說卻往往意味著“機”,尤其是科技業,由于線上需求大增,實際上在疫情中整體是快速增長的。
業務的高速增長,導致人力資源需求大增,而科技企業正好是留學生群體求職最向往的一個領域。
第三個信號:科技企業逆勢擴招承擔穩就業的社會責任
今年的最大任務之一就是“六穩”“六?!惫ぷ?,“六穩”的第一條就是“穩就業”。
2020年多達60萬應屆留學生要回國求職,已經是“穩就業”的重要領域。
10月10日,教育部專門發了一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337號建議(《關于全力支持留學生歸國人才創業創新的建議》)的答復,申明“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要打造適合留學生歸國發展的環境,支持留學人員回國服務。
留學生還是中國科技業的主力軍之一,大量科技巨頭公司里的中堅力量都有海歸背景。
科技企業作為疫情下逆勢高速增長的少數行業之一,在利于自身發展的前提下,還承擔了更多社會責任,為國家分憂,為年輕人鋪路。
60萬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
海歸們的出路并不擁擠,迎接下一個黃金20年
兩個月時間,百度舉行了超過40場線上校招宣講,百度移動生態(MEG)、人工智能(AIG)、智能駕駛(IDG)、智能生活(SLG)四大事業群組的一線高管空降演播間,與學子重點談了當下最具前景的新基建、信息與知識、智能化等相關進展。
從中國科技巨頭后疫情時代紛紛擴招可以看出一大時代趨勢:在美國撒錢,日本印鈔的時候,中國正在高舉新基建大旗,向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高地發起沖鋒,這意味著對“數字新基建”人才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新基建,只燒錢是絕對完成不了的,其涉及的各個領域的人才缺口越來越明顯。
去年教育部門曾經做過一個測算,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過500萬,國內的供求比例為1:10,供需比例嚴重失衡。
這還是在新基建提出之前的缺口,新基建背景下,又有媒體測算,到2025年中國AI人才缺口很可能達到1000萬!
分享一個尷尬的數據,最近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AI的秘密武器》的長文,文章披露了大量關于美國AI人才的真正來源的數據。
文章透露,全球的頂級AI人才中,有29%是中國人,位列全球第一,但相當部分卻在美國工作。而在美國工作的所有AI人才中,又有27%來自中國,中國是美國AI人才最大的來源國,與美國本土提供的人才相差無幾。
在美國留學的中國AI博士生,最后選擇留美工作的人,占比高達88%,接近9成;只有10%左右的人選擇返回中國工作。
因為疫情與國際局勢的巨變,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國就業,這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實際上是個巨大的利好!
而中國科技巨頭們此時紛紛向留學生伸出橄欖枝,其意義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