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方開發一個產品或者是啟動一個新項目,可能會涉及到少至十幾家,多至幾十家甚至幾百家供應商。
在正常情況下,不同的物料種類會有長短不一的交貨提前期(Lead Time),交貨期最長的供應商,直接決定了產品開發和項目進度,而供應商對采購需求的響應速度,則決定了供應商的交貨周期。
比如,一臺原計劃月初組裝、月中下線、月底上市的新設備,因為個別供應商的響應速度慢,無法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料件的生產和交付,將直接導致設備的生產和上市計劃,對整個供應鏈的影響非常巨大。
另外,一些供應商在拿到采購需求后,不能及時反饋進展狀況,每次都需要采購方電話、郵件不斷地催促才能得到進展結果,甚至是多次催促,依然沒有有效的反饋,或者是反饋的信息不明確,如:我爭取兩三天內交貨;我已經催促我們生產線加班了;我們的質檢員正在檢驗……甚至,一些供應商會回復:這件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已經盡力了,我也沒辦法……
供應商的反應速度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供應商內部制度、流程不完善。供應商內部信息的傳遞、職責的劃分不明確,導致內部溝通不暢,不同部門之間互相扯皮,采購方的需求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解決,這也是由供應商的企業文化和氛圍所決定的。
2、供應商相應業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有些業務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對采購方的需求進行核實確認,沒有及時將采購需求在內部傳達,承諾卻做不到時,找出一堆理由為自己辯解。
3、采購方對二級三級供應商的管理不力。很多半成品部件是由一級供應商外包給二級供應商做的,比如表面處理等工藝過程。由于供應鏈拉得過長,造成采購方對二級、三級供應商不能進行有效地管理。而一級供應商的管理不力,導致整個供應商管理體系的失控。
針對響應速度慢的供應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
1、對于內部流程、制度導致的響應速度慢,采購方應該自上而下從供應商高層進行敦促,盡可能縮短供應商內部的響應時間和處理速度。
2、對于因供應商業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導致的響應緩慢,如果類似的情況經常發生,采購方應向供應商提出要求,更換對接的業務人員。
3、由于對二級三級供應商管理不力造成的延遲,采購方應加強對二級供應商的審核和管理,如有必要,介入三級供應商的管理。
針對長期響應慢的供應商,應該制定長期的持續改善措施和備選供應商開發計劃,保證整個供應鏈的平穩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