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于投資回報思維
咨詢案例中,我們常常碰到一些現象:一是為了提升銷售收入,銷售部門負責人理所當然想到的策略就是申請增加人員,或者采用促銷、降價、延長付款周期、加大庫存等方式進行,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表面上看銷售額確實增長了,但是利潤率下降了,應收賬款和庫存增加了,結果是增量不增效;二是為了控制成本,管理者常常直接減少一線業務人員,或者砍去一些合理又必要的招待費用、推廣費用、促銷費用,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銷售收入下降,最終引起利潤下降。
從最終結果上看,這兩種方式都是不科學的。因此,采用合理的策略提升銷售、控制成本,并實現二者之間的平衡,需要管理者有投資回報思維,定期算一筆經營賬。正如鄔老師在培訓中講到,每家公司就是一筆投資,管理層花的每一分錢都要視作投資。是投資就要花錢,花了錢就要關心回報。不是不該花錢,而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貓笕绻线m,投資越多,利潤越多。所以,企業提升銷售,不僅要看銷售額提升多少,而且要關注利潤提升多少;企業管理開支,不是看花了多少,而是看這筆支出帶來的回報有多大。
二、 關于財務管控思維。
在許多管理不規范的中小民營企業,財務部的主要職能是數據統計和發工資,連基礎的核算都做不準或者不科學,老板也并不關注財務報表,只是心里有一筆總賬,大概這筆生意或這一年能賺多少錢。財務部在這類企業中的“地位”較低,與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較少;各部門負責人對財務管理也缺乏一個清晰的認識。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很忙,但最終的結果是企業成本(成本率)持續上升、企業利潤率(利潤)持續下降,忙到最后,企業(或部門)不賺錢,這種現象是不可取的。
《管理層財務思維》培訓課程告訴我們,小企業銷售為主導,大企業財務部為主導;企業中只有兩件事:賺錢和分錢。如果每個人都很忙,但企業又不賺錢,那是忙而無效,管理者應該檢討改善;如果沒有科學的財務數據分析,老板就是想“分錢”,也不知分多少,或者如何分,最后結果就是花了錢卻達不到激勵效果。因此,總經理及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具備財務管控思維,按要求將各項財務原始數據傳遞給財務部,財務部進行統計、核算之后,還要進行財務分析、并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發現企業和各部門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向相關部門或人員溝通財務成果、下達《整改通知書》,實施財務管控和管理改善,這是規范的企業必備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以上兩種財務思維是我在本次培訓中印象最深刻的,其它七種財務思維就不在此一一敘述了??傊?,通過這次培訓,我們學習到了財務專業知識,對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工作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清楚那些數字背后的重要性了。因此,在今后的項目實踐中,我們更應該學以致用,將管理者財務思維傳播到每一個客戶,為客戶管理層經營能力提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