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產品都是在一定質量標準和要求下通過制造部門制作完成的,但是產品成本的60%-70%是在研發階段通過設計人員的要求就確定下來的。因此,在項目開發初期,對于如何緊密圍繞設計開發部門,協同其他相關部門完成成本合理優化是采購人員的重要職責之一。
在一個開發流程比較規范的公司,當市場部門接收到客戶的需求意向或者訂單時,項目或開發部門都會召集相關部門召開需求評審會議。通常,制造部,工程部,質量部等部門人員都是參加此次會議,采購部門作為企業內外部重要的溝通橋梁,肯定也會被作為邀請的部門之一。因此,如何管理新產品開發階段的需求是采購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此,筆者就想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從需求的角度來出發,通過3個不同層次的需求來闡述采購如何能夠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通過主動參與來引導,配合項目取得成功。
需求1.0層次
在需求1.0層次,采購只是起到一個簡單的滿足需求作用,依照傳統的采購流程,采購人員會從供應商資源庫里面尋找到3個供應商,然后把研發部門的需求照搬給供應商,然后中間反反復復經過多輪的三方溝通確認,在最終方案得到確認后,通過三家價格對比,最終建議把訂單下個價格最低的供應商。在這個項目開發的過程中,采購人員始終都是被動執行著采購職責,從頭到尾只是起到一個傳聲筒的作用。
需求2.0層次
在需求2.0層次,采購部門人員始終會把戰略采購思維的理念貫穿產品開發周期里面,采購人員的作用不再只是被動執行,而是會主動參與;采購人員對于新產品研發的需求管理不僅僅只是簡單s的需求滿足,而是時時刻刻注重需求管理,需求優化,通過跨部門的協同合作,始終把總成本最優當成產品或者項目采購的最終目標。
· 制定供應商評審選擇制度,跨部門領導供應商選擇,從政策上鼓勵優秀供應商參與公司產品開發
a) 積極搜集各個部門需求信息,引導鼓勵各部門積極參與供應商的選擇。
對于新產品開發的采購需求,采購人員除了積極響應研發部門的需求,還需要了解其他相關部門的需求。舉個例子,作為研發部門,所開發產品的功能能否實現,在規定的時間節點能否完成交付,所設計的產品是否具有競爭性等都是他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側重點,因此供應商的能力水平,設計過程的邏輯性是研發人員看重的一點;作為供應商質量工程師,供應商的年度質量表現,解決質量問題的響應速度,過程分析是他們重點關注的。采購人員需要在項目開發前期,結合新產品的特點,站在其他部門需求的角度,推薦相應的供應商來參與公司新產品的開發。
b) 在以總成本最優的指導思想下,從價格,質量,服務,交付,經驗等方面總體考核,集體決策確定最終的供應商。
成本是公司考核采購人員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采購人員需要以ABC采購成本作業作為指導原則,具體細化,量化產品的所有成本;與公司研發,質量,制造部門以及供應商充分討論,排除開發過程中潛在影響成本的風險點;有效識別隱性成本,通過公司統一的表格模板將盡可能多的成本數據固化。輔以質量,交付,服務等權重因素,多部門共同決策確定新產品的供應商。
c) 鼓勵優秀的供應商積極參與新產品開發來降低采購成本
供應商是決定新產品開發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采購需要引導優秀的供應商積極參與到新產品開發里面,縮短新產品開發的時間,降低新產品開發的成本,規避新產品開發過程的風險。當產品導入量產后,工廠負責后端采購可能會引入一些新供應商進行充分競爭。因此,采購人員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制度來保護前期參與開發的供應商的積極性,比如績效評估上的一些技術鼓勵分數,或者產品供貨保證期等。
采購幫
采購人都在用的資源共享平臺
小程序
· 采購積極主動參與新產品開發的形式
i. 供應商早期介入
現今,大多數企業為了增強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性,按照企業發展戰略會把很大一部分產品或者服務外包出去。因此企業間的競爭就成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商的能力往往也是代表企業的能力。采購作為內外部重要的溝通橋梁,在新產品開發的階段,需要讓供應商參與到產品的開發當中,幫助企業研發人員識別開發過程中的雷區,通過成本優化帶到項目的總成本預算。筆者曾經就職于一家大型電信設備開發企業,該企業接到沙特客戶的一個項目需求,需要在5個月的時間內大批量提供網關產品。研發部門根據客戶提供的產品規格書,規定該產品外觀的logo需要水轉印工藝。當項目立項完成后,在初期制作手板的過程中,采購部門把該階段的圖紙文件發個了幾個供應商詢價,并且向供應商對產品可制造性分析進行咨詢,其中有家供應商根據他們的以往經驗,向公司采購部門指出水轉印供應不僅成本高,而且生產過程效率低,建議使用其他供應替代。后來采購部門,研發部門,質量部門與該供應商從外觀質量要求出發,在市場上經過多方考察后,經過多輪打樣送樣驗證,最終使用UV噴墨工藝替代現有工藝,不僅實現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而且大大縮短了產品的交貨周期。
ii. 聯合開發
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邊界能力,如果企業的戰略供應商有很強的開發能力,企業又缺乏該方面資源,采購可以向公司的管理層匯報,允許戰略供應商參與進來與企業一起聯合開發新產品,從公司層面上共同分享新產品帶來的一些利益。
iii. 產品規格標準化
采購人員需要善于分析,搜集數據。把開發過程以及量產過程的一些數據分享給公司的研發,工程,制造部門等,協助研發人員制定產品的標準化規格,節省開發過程中潛在的時間以及成本浪費,減輕開發人員的工作壓力以及工作量。舉個簡單的例子,翻邊工藝是鈑金件里比較常用的一個成型工藝,采購人員可以整理出一份針對不同鋼板厚度,翻邊高度以及半徑的標準化資料,分享給設計人員,指導他們規避開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風險點
iv. 品質分級采購
采購人員在開發的過程中,針對產品的品質要求,與設計,工程,制造以及品質人員進行充分討論,從制造裝配角度設定產品的尺寸公差,避免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因為過設計而造成質量成本的浪費
· 通過組織架構微調實現采購與研發部門的強強聯合
采購可以與公司高層協商,在組織架構和采購部門人員的構成上做調整,采購人員完全自己去學習技術知識的時間和可能性比較有限,可以建議研發部門在采購部門設置崗位進行聯動,進而在組織上選用研發人員往采購崗位發展。解決溝通和技術的問題,讓采購與研發能夠擁有相對平衡的話語權。筆者以前所在的公司通常會在每個項目里面增加一名具有研發背景的采購代表。
需求3.0層次
在需求3.0層次上,因為采購人員一直奮戰在供應鏈的最前端,會比公司內部人員更多地接觸到外部信息,所以采購人員除了滿足和優化公司其他部門的需求外,需要提前感知內外部的需求并采取相應措施。這就要求采購人員能夠站在整個企業的高度上,充分理解把握公司采購策略,在關注公司的發展方向上提前感知企業的未來潛在需求,關注供應的市場上前沿新技術的開發,把握市場風向波動,進而為公司開發儲備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快速響應市場以及客戶的要求。舉個筆者所在的注塑行業為例,因為塑膠粒子的更新換代,性能優化層出不窮,采購部門除了自己關注上述的信息外,最好能夠利用商業關系邀請粒子原廠或者代理商來企業給公司人員進行培訓,普及新材料的應用,確保公司的研發技術水平能夠不斷進步。
通過上述產品開發過程的需求層次了解到,采購人員如果想提高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參與度,除了擁有市場信息敏感度外,還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增加自己的專業技能,拓展自己的產品知識。并且在工作中通過落地執行來提高自己的實戰經驗。采購路漫漫,降本永相隨,采購人員如果在降本的路上遇到暫時的困難,何不轉變下思路,在公司新品開發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能力來為產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