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質量管理實際上就是對產品的設計開發、原材料購進、生產過程、最終產品的檢驗以及產品投放到市場以后進行監控和管理的過程。
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達不到市場需要的要求,那么生產與研發也就變成了一個毫無意義的過程,因此它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根本。
關于如何提高質量管理,在管理學中有“質量管理七大基本原則”,詳細闡述了提高質量管理的途徑。
以客戶注焦點
【釋義】質量管理的主要關注點是滿足客戶要求并且努力超越客戶的期望。
【理論依據】組織只有贏得客戶和其他相關方的信任才能獲得持續成功。與客戶相互作用的每個方面,都提供了為客戶更多價值的機會。理解客戶和其他相關方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有助于組織的持續成功。
領導作用
【釋義】各層領導建立統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夠充分與實現目標的內部環境。
【理論依據】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員參與,能夠使組織將戰略、方針、過程和資源保持一致,以實現其目標 。
全員積極參與
【釋義】整個組織內各級人員的勝任、授權和參與,是提高組織創造價值和提供價值能力的必要條件。
【理論依據】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組織,各級人員得到尊重并參與其中是極其重要的。通過表彰、授權和提高能力,促進在實現組織的質量目標過程中的全員參與。
領導的全員參與,讓每個員工了解自身貢獻及在組織中的角色,員工能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處理解決問題,使員工根據各自的目標評估其業績情況,使員工積極地尋找機會增強他們自身的能力知識和經驗,員工的全員參與,接受所賦予的權利和職責解決各種問題,主動尋找機會以求改進,主動尋找機會增強自身的能力、知識和經驗,自由地分享團隊和小組的知識和經驗,關注為客戶創造價值,工作中具有改革與創新精神,向社會、公眾展現組織形象,渴望成為組織中的一分子,并為此驕傲自豪
過程方法
【釋義】當活動被作為相互關聯、功能連貫的過程進行系統管理時,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始終得到一致的、可預期的結果。
【理論依據】質量管理體系是由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理解體系是如何產生結果的,能夠使組織盡可能地完善體系和績效。
改進
【釋義】成功的組織總是致力于持續改進。
【理論依據】改進對于組織保持當前的業績水平,對其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做出反應并創造新的機會都是非常必要的。
循證決策
【釋義】基于數據和信息的分析和評價的決策更有可能產生期望的結果。
【理論依據】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且總是包含一些不確定因素。它經常涉及多種類型和來源的輸入及其解釋,而這些解釋可能是主觀的。重要的是理解因果關系和潛在的非預期后果。對事實、證據和數據的分析可導致決策更加客觀,因而更有信心。
【釋義】為了持續成功,組織需要管理與供方等相關方的關系
【理論依據】相關方影響組織的績效。組織管理與所有相關方的關系,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組織績效方面的作用。對供方及合作伙伴的關系網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