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全員生產保全
前言
又一家臺灣企業蠃得日本JIPM協會的TPM獎,根據本公司資料庫內的紀錄,多年前海峽兩岸的知名企業 正新橡膠公司首先蠃得日本的TPM獎,上個月(10)月又有裕隆汽車蠃得此項殊榮。
注:TPM英文全名為Toto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目前中文譯稱不一,有譯之為『全員生產管理』、『全面預防保養』等,本公司沿用最早接觸之譯法名為『全員生產保全』。
沿革
從1987年日本的PM協會將小集團組織活動加入整個TPM的推行活動後,在TPM的推行上儼然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并在日本的各個產業界造成極大的肯定。韓國應該是全球第二個大力推廣的國家,臺灣則在多年前也曾加以引進,但卻僅止於教育訓練的推廣,在層次上也僅限於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身美)的推行。
注:正如我們強調系統工程的重要一般,似乎對我們企業界來說只要涉及系統層級的內容,我們產業界能有能力完成者似乎就不太多了?;蛟S是民族性之故,如何藉由團隊來完成各種企業任務,將會是全球乃至海峽兩岸眾多企業的一大考驗,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ISO 9000:2000年版才會極力強調領導原則的重要。
定義
根據日本PM協會在1989年夏天的定義分別為:
1.以建立生產效率化的極致做為企業體質的追求目標
2.以生產系統的Life Cycle的整體活動作為對象,以現場、現物的觀點出發來預防未發的損失,建立 零災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組織
3.從生產部門開始展開擴及到研發、業務、管理等部門的活動展開
4.從Top到Bottom全員叁與的活動
5.以復式小集團活動的架構,來做到無損失的推行
由這5項定義可看出,TPM的重點在於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是一種由高階層一直擴散到全體員工的活動。
目的
1.改變設備
2.改變人的觀念、想法、看法
3.改變工作環境
透過以上3種來改善企業的體質,建立生動活潑的工作環境。
手段
1.預防保全的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在設備故障前所做的保養檢查
2.事後保全的BM(Breakdown Maintenance) 在設備故障後所做的修理
3.改良保全的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在修理及保養檢查時,設法讓故障不易發生、并在保養檢查與故障修理時能夠易於執行的一種
設備改善活動
4.保全預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 以不需進行保養為目標,在設備設計之初就將資訊回饋到研發設計單位,依此設計出高可靠度、保養容易符合企業需要的設備
活動
1.自主保全
2.個別改善
3.初期流動管理
4.計劃保全
5.教育訓練
6.監接部門的支援
注:初期流動管理乃指手段之4(保全預防) 從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完畢、移交生產現場正是穩定生產的整個活動
徹底落實5S活動
結語
在日本陷入經濟緊縮的10年期間里,在大家都賺不到錢的年頭里卻連續多年蠃得全日本最賺錢的龍頭公司豐田汽車。應該是整個TPM活動的發源地。時至今日根據研究該公司尚有機械設備已經服務超過數十個年頭的生產設備尚如新機一般地擔負著生產任務。
美國英特爾(Intel)公司目前正采取『精確復制』策略,依賴眾多「種籽」精確地將舊技術復制到新廠,來維持制程的穩定性,并協助加速新技術的開發,做為對抗另一波空前不景氣的武器,這個策略也不脫初期流動管理和小集團活動的模式或思維。
本篇雖然介紹TPM,但是如果細觀TPM各項活動或者了解TPM內容的人, 可以發現其中運用大量品管工具和手法(從初階到進階),從過去的實務面和本公司資料庫搜尋的結果可以發現,制造業想要完成系統化的任務,達成品質優良、成本低廉、賺取利潤的永續經營,需要3門學問,它們分別是:
1.VE(價值工程) 用於建構系統
2.IE(工業工程) 用於建構改善
3.QE(品質工程) 用於建構分析
中國古諺說過:『一門通,門門通』。我們對品管同好的建議是,應先設法厘清整個系統架構,掌握其內容進而有系統的研習。用系統的觀點來處理所遭遇到的問題與事務,可以很快地進入狀況和完成艱巨的任務,隨著經驗和實務的累積,進而接觸相關的學問和知識,筑起屬於你自己或所屬企業的競爭優勢。
貞觀政要 古文
貞觀初,太宗嘗謂公卿曰:
「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為敗,豈可得乎?故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ぁぁす让靠词掠胁焕度?,必須極言規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