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他的工作!他每天必須反復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這項工作任誰看起來都是單調機械、枯燥乏味的,然而,此人卻在這份了無生趣的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和突破。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他想,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成本?
于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這次發明非常完美,公司對他的評價很高。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雖然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
這位青年,就是后來掌管全美制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
大家或許還記得,《致加西亞的信》中的主人公羅文臨危受命,經歷艱難險阻終于把信送給加西亞,完成了上級托付自己的任務。羅文能夠把信送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因為他對于工作的強烈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切工作做好的前提和基礎,體現在我們做事情的任何階段。某人被指責沒有責任心,但他卻很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絕對有責任心,對結果負責,愿意承擔任何損失。這樣的認識沒有錯,但這只是對責任心的初級理解。
真正對結果負責
“干不好我認賠”——責任心的最低層次
對公司交給的某一項工作毫無怨言地去做,如果沒做好,愿意承擔任何損失。這樣做是人品好的表現,但這是有責任心和對結果負責最低層的表現。試想,在公司里,大家想的都是“干不好我認賠”,這樣公司是無法生存發展的。
“我已經盡力了”——為自己找退路
做了某事,可是結果不好,人們往往會說做這件事情我盡力而為了。盡力而為表現為設定一個目標,盡最大的努力去達成這個目標。當一個人說“我已經盡力了”,這句話背后的意義就是說我已經盡力了,再做不好我也沒辦法。所以我原諒我自己,你們也應該原諒我。這其實是為自己不承擔責任找退路。
“真正對結果負責”——最高級別責任心
如果你的注意力放在“我若做不好,我認賠,我去找人借錢,我賠還不行嗎?”那你一定賠得很多。如果你腦子里想的是某件事我接手,我怎樣做才能更好,能創造更多效益,那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對結果負責不要局限在動作做完,作為職業人,切記最重要的是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