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供應鏈中的一個節點
在未來電子化物流供應鏈中,宋明華想做最關鍵的那一個節點:它可以連結物流中的所有要素,并以軟件的形式整合它們,使之達到資源最優。
電子化配送:就這么方便
搞軟件的宋明華對一切帶科學原理的玩意兒都有興趣。有一次他在電視直銷中看上了一種電子釣魚誘餌,該魚餌能在水中模擬昆蟲發出震動波,吸引魚過來。便打過電話去買,小姐說有貨但不能確認什么時候能送到。經過幾番聯系溝通,包括地址的反復確認,才定下了時間;當然最終這條魚餌還是遲到了,讓宋明華的錢交得很無奈。
不過這次經歷至少啟發了他的靈感,宋明華以此為例來說明傳統配送的弊端和電子化物流的道理。經過了資源整合與有效的軟件處理之后,上面的故事可以理想化的演繹成這樣:我要買一個魚餌,我通過電話或因特網與商家進行聯系,如果我是一個老客戶的話,我的各種資料,包括電話地址購買偏好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同時商家的銷售人員可以知道是否還有存貨或者聯系廠家送貨,因為中心能夠實時調度配送系統;銷售人員也會馬上告訴我什么時候東西能夠送到,因為中心能夠實時調度配送系統,它會整合信息,選擇最適當的那輛車,最佳的路線;當然中心還會避免一次只給我一個人送東西,那樣成本就太高了,當我拿到魚餌的時候,我周圍一定范圍的客戶也會收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不湊巧,車堵在路上了,車上的信息系統會反饋給中心,中心會通知我這一消息,免得我干等。至少如果我訂了飯遲遲不來我不會暴跳如雷。
聽起來象早期科幻小說中的內容,但是杰合偉業軟件公司的物流解決方案已實實在在的向我們演示了這一過程。這一軟件也讓它的許多客戶覺得驚訝,他們沒有想到有人已經為他們設計了如此周到高效的物流模式。也許正如宋明華所說,科學的物流管理做物流的人自己不好做,要做軟件的人來幫他們實現。
十四年軟件生涯
學數學出身的宋明華, 思路極為清晰, 他善于用圖表和準確的術語來表達他的想法,不管是介紹概念還業務模式。畢竟,他是我國軟件行業從無到有的親歷者,也曾是著名的“希望軟件夢之隊”的創始人。
亞馬遜認為自己其實是一家軟件公司,是把客戶的需求用更合適的軟件加以表達和滿足的一個巨大的軟件體系。的確,電子商務的核心在于軟件,商務模式依賴軟件得到準確實現,并最終得以提升為以客戶為中心的電子商務。
對以客戶為中心的商務模式,宋明華看得很透,這得益于他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高級信息系統管理培訓班的學習。98年在美國的幾個月中,他看到了太多電子商務對傳統業務的深刻影響,包括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和聯邦快遞Fedex對傳統快遞業務的改造,以及亞馬遜公司巧妙的個性化服務系統。當時宋明華還是希望公司的副總裁,出于一個管理者的本能,宋明華更多地思考了自己公司的模式,從產權到戰略發展,眾多難以逾越的困難使宋明華最終離開了希望公司,1998年7月加入了用友集團。在用友,宋明華負責市場營銷與電子商務戰略規劃小組,他研究的課題包括:國內如何接受和使用電子商務;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是什么;電子商務帶來的新的軟件機會;軟件產品的提供方式應該是怎樣的。正是這些前瞻性的市場研究使宋明華對電子商務時代企業需要的軟件產品有了更理性更深入的認識。這為他后來選擇做物流軟件提供了經驗性的依據。
開拓性的思考使宋明華有不斷提升的沖動,他說,我好像一直都在登山,等到拼命的爬到山頂后卻發現還有更高的山。也許這種永不滿足的精神能夠說明為什么經歷了從希望到用友的諸多要職后,從業十多年的宋明華開始了自我創業。做過圖書編譯、軟件開發,包括名噪一時的UCDOS各種版本,最終是軟件在電子商務應用中的巨大空間吸引了宋明華。
解決“第2.5方物流"
向企業提供什么樣的軟件服務是最現實、最可行又有足夠大的市場空間的呢?在電子商務帶來的紛紜復雜的商機中,宋明華選擇了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配送管理一直被稱作電子商務的瓶頸,包含了極其復雜的內容,當然也蘊藏巨大商機。宋明華畫了一張圖來向我們解釋“以客戶為中心的物流配送體系”。這一體系的中心是客戶,四周包括市場營銷中心、客戶聯絡中心、配送調度中心、供應管理中心等,再往外發散就是供貨商、倉庫、內容管理等等。物流配送管理軟件要解決的就是把所有這些要素整合起來,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實現物流的高效率。宋明華認為傳統的物流只解決了“前端店”的問題,“前端店”里的要素包括下訂單、選擇商品種類、確定商品數量和價格(包括運費)。而有關到貨時間、送貨方式、以及包裝和運費這些要素和它們之間的組合卻并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通過物流軟件可以把前后端的各種要素綜合起來,用一整套解決方案來真正實現電子商務的價值。
1999年11月30日,宋明華成立了他的北京杰合偉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城市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第一次融資是500萬人民幣。杰合偉業推出的杰合配送管理系統軟件的第一版目前定位于 “第2.5方物流”。用宋明華的話來說買方是第一方,賣方是第二方,而2.5方的意思是, 這些賣家擁有自己的配送隊伍同時銷售其它商品; 而第三方則是指純粹的物流代理公司,如速遞公司和郵局。杰合偉業的客戶正是一些被稱作“第2.5方”的中小企業,象飲品公司和純凈水公司等等。對于這些客戶來說,業務基本是區域性的,自己有配送隊伍,送的東西是日用品,用戶都是有規律的回頭客,這種企業自己開發軟件也不合算,他們最適合物流軟件。北京有幾百家送水公司,這個市場足以養活杰合偉業,當然還不僅僅是純凈水。這套軟件延伸的空間還可以更廣,可以成為一個大的平臺,為買方、賣方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基于網絡的共享服務,當然這是以后的事了。也許正是因為這套軟件的實用性,產品營銷并不難,價格也可以做得很靈活??赡苡龅降母偁幨菄鈴姶蟮奈锪鲝S商進到中國或者是客戶自己做開發,象梅林正廣和。但是中國的市場畢竟很大,只要看誰更能搶占先機,誰更能提供符合客戶需要的服務。
問宋明華覺得現在最困難的是什么,他說是人才,如何凝聚高素質的人才。對于軟件企業來說這確實是很核心的問題,為此宋明華引進了“創業股”的方式來吸引人才,創造出開放式的人才流動機制。同時,如何樹立品牌;如何找到最佳投資合作伙伴、技術合作伙伴;怎么把握快速成長過程中的企業文化,都是擺在宋明華面前的問題。
杰合偉業太年輕,帶領它的卻是一個有經驗的老手,他很清醒,也足夠聰明,我們有理由相信它能走得很遠;
杰合偉業的口號是“兌現電子商務的價值”,的確,一個好的物流解決方案能夠提升電子商務的質量,為此,我們也期待著杰合偉業能兌現它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