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布魯斯-科古特表示:“聯想是中國兩三家科技巨頭之一?!?聯想主宰了中國的PC市場,去年占有了27.7%的市場份額。聯想品牌不僅具有中國制造商的價格優勢,還是高質量服務和價值的同義詞。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馬紹爾-梅耶表示:“聯想的戰略主要就是滿足中國市場的要求,他們認為這與西方市場不一樣?!敝袊鳳C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據說將在幾年內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聯想的實力在于能夠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而不是簡單的增加發貨量。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總體發貨量增長了20%,而聯想增長了21%。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市場的發展也幫助聯想增加了每股盈利,第三季度達到了3.41港分,而一年前是2.65港分。
但是聯想的勝利并不安全,戴爾和IBM在中國PC市場只有10%的份額,但是他們正在掠奪中國企業市場的市場份額。聯想向海外擴張的計劃還是個謎。美林分析師Tien Yu Sieh表示:“聯想仍然在制定國際戰略的長期計劃,他們想進入國際市場,但是現在還沒有成型的計劃?!?BR>
聯想取得今天的成績要感謝中國獨有的將出色的商業能力與積極的保護主義結合起來。柳傳志在2001年接受麥肯錫采訪時說,中國在1984年開始進行市場改革,這使他很想建立一個PC公司,一開始他們是為外國PC銷售,1990年開始自己生產并銷售,他說:“通過銷售西方品牌,聯想認識到普通中國人不能使用西方電腦,因為它們的軟件要求精通英語。人們需要交鑰匙系統,因此聯想開始在中國不同市場制造交鑰匙系統。雖然強調了價格優勢,但是它們的利潤率是相當不錯的?!?BR>
到2000年,聯想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了22億美元,利潤超過4000萬美元。在本財年(截止到2003年9月)的上半年,聯想的收入為103.7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中國政府是否還在保護聯想仍然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一些分析師認為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合同傾向于國內的企業,但是也有人不同意。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聯想在國內的銷售網絡和品牌是極其出色的。Sieh表示:“任何傾向可能都是由于聯想在國內銷售和售后服務領域的強大實力?!?BR>
分析師們認為,聯想的電腦是世界級的。聯想以前提供了PC的中文解決方案,現在,他們又提供了與微軟“Media Center PC”相競爭的產品,聯想把這稱為“雙模式”(dual mode)電腦,結合了PC和家用電器的功能。公司首席財務官馬雪征在給沃頓商學院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相信這些雙模式新產品及其技術將刺激市場的需求?!?BR>
Gartner分析師馬克-馬基維西說:“聯想生產的產品很出色,因此別低估他們的技術。他們有一些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和款式?!?BR>
聯想最終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戴爾的競爭。戴爾進入中國企業市場的努力已經收到了成效,IDC指出,他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去年從4.3%增加到了5.8%。戴爾提供的產品價格合理,而且采用了在西方家喻戶曉的商業模式。馬雪征則強調了聯想的競爭力優勢:品牌力量、對中國市場的了解、3500多家銷售點組成的網絡、最出色的服務。聯想知道美國PC制造商的利潤主要來自服務而不是硬件,因此,聯想也在進行同樣的努力。馬雪征寫道:“聯想正在轉為一家面向服務的公司?!?BR>
分析師們認為,戴爾可能對聯想施加了一點壓力,但是外國制造商要在中國市場對聯想構成真正的威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聯想在預防這種情況上采取的措施似乎也是正確的。Sieh表示:“聯想將保持其優勢,直到一名競爭對手愿意向全國市場提供相同深度和廣度的服務為止,我們認為,在最近的將來這不可能發生。因此,聯想具有巨大的規模優勢?!?BR>
聯想在中國的品牌地位是難以動搖的,但是外面還有更大的國際市場。聯想下屬的QDI現在在歐洲和亞洲出售無品牌電腦和主板,但是到目前為止,聯想還沒有努力將品牌擴展到西方國家。他們有很多原因。馬基維西認為,全球40%以上的PC銷售在美國,“中國公司轉向外部市場并不稀奇,因為中國的競爭太殘酷了?!?BR>
馬雪征表示,聯想計劃將中國以外市場的銷售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從現在的7%增加到2006年的25%到30%,但是公司仍然在制定如何達到這一目標的計劃。聯想已經開始在香港銷售PC。楊元慶在2月15日對《經濟學人》表示,聯想在近期沒有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但是馬雪征在2月21日表示,聯想愿意嘗試進入大西洋彼岸市場,她在電子郵件中澄清道:“聯想在成為國際公司上有長期的目標?!敝袊袌瞿壳皦蚵撓朊畹?,畢竟中國市場還在迅速發展,而美國市場已經陷入停頓。事實上,雖然聯想去年的收入增長,但是QDI的主板業務銷售收入下降。
馬雪征表示:“在未來幾年中,我們的重點仍然是中國市場,同時,我們仍將探索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在香港出售PC就是一個試驗?!睙o論如何,聯想是值得關注的。梅耶說:“看看聯想如何實現其全球戰略是很讓人興奮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