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公司的技術創新
格力電器公司的技術創新
在我國家電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大戰、廣告大戰此起彼伏的形勢下,格力電器公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6年時間 ,由一個年?2萬臺窗式空調的小廠迅速崛起,1997年生?各式空調118萬套,?銷量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格力公司快速發展的奧秘在於不斷地追求創新,依靠技術創新謀求企業發展。
一 形成"技術創新,搶占制高點"的核心能力。
?了培育企業"技術創新,搶占制高點"的核心能力,格力每年拿出3000~5000萬元資金投入到新?品的研制開發上,每年都有10多個新?品投放市場。格力創建6年,空調開發出六大系列130多個新?品,擁有68項專利。公司總經理朱江洪把企業界的人權、財權統統交給副總經理們,自己緊緊抓隹技術創新這個核心任務不放。在格力空調的新?品和專利中,朱江洪個人發明就占到1/3。
二 確定專業化的技術創新戰略
專業化是格力最突出的經營特色,也是格力實現技術創新、搶占市場制高點的關鍵所在。"專"是?了"精",只有"專"才能保證"精"和"高"?,F代生?是社會化大生?,專業分工起來越細,一個企業不可能涉足所有領哉,而集中力量專攻一業或少數領域,則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格力公司確定了專業化的市場定位策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專攻一業,大大縮短了新?品開發周期,?品從設計邊境證入生?,從小批量轉?大批量的過程快,安裝、維修、服務周到快捷,使?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專業化?格力的技術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當然,專業化也有風險和壓力。把"全部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無疑增加了市場風險,稍有閃失,就可能血本無歸,甚至連退路都沒有。然而,這種風險就是壓力和動力,3800名格力人深深懂得,企業沒有退路,只能干好,不能干壞。格力公司專業公的壓力變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巨大動力。
三 以"新"滿足需求,創新市場
在技術創新、?品創新上,格力人有個原則:"思消費者 之所思,想消費者之所想"。這一原則始終貫穿于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思消費者之所思",就是要滿足需求。格力人發現,消費者需要能效高、噪音低、更冷、更靜、還省電的空調。消費者的需求就是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歸宿。1992年,在空調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格力人就開始研制節能的分體機-"空調王",?品創新目標是生?世界上制冷效果最好的空調器,能效比要超過3.3,國家規定才2.8!經過艱苦努力,"空調王"研制成功了,投放市場後,立即引起轟動,消費者爭先購買。1993年,格力人在2萬臺的流水經上生?出了12萬臺空調器。
"空調王"的成功并沒有使格力人停下腳步,緊接著,格力人在1996年11月又開發出了"冷靜王",這種新?品能效比高達3.35,而噪音僅34.2分貝,兩項關鍵指標都位居世界前列。"冷靜王"投放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品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還打進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大城市住房特點,格力人又開發出被消費者譽?"家庭中央空調"的家用燈箱柜機。這種空調小巧玲瓏,噪音極低,一臺就能滿足三室一廳之家制冷的需要。位於黃金地段的一睦商店需要大功率空調,卻沒有更多的地方擺放。格力又專門開發出三匹壁掛機,進而又推出分體吊頂式空調和四面出風的分體式天井空調,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專業化生?、品種系列化大大增強了格力的市場競爭力。香港富商李嘉誠在廣州後處樓盤搞空調招標,被格力輕取,雖然格力的報價比競爭對手要高出10%。在國外,菲律賓國家電視臺將格力空調定?節目制作室專用空調,而歐洲企業家協會給格力頒發了"第22屆國際最佳品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