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汽車行業以高速發展,這個產業儼然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汽車的相關行業如經銷、信貸等行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汽車行業的上游產業——零部件制造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汽車零部件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而且以前很大部分依靠國際進口的重要零部件已經國產化,整個市場的蛋糕已經增長到了1萬億的水平。前景似乎是一片大好。
但我們深入來看整個零部件行業,卻發現另一番景象。零部件行業的總體利潤率逐年下降,最近幾年一直徘徊在6-7%左右。更為擔憂的是,在重要的零部件領域,外資企業幾乎以壓倒式的市場份額和地位,主宰著其所在的細分市場。這些外資企業慣常的模式是在上海等地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在各地與當地的主機廠合資建立配套工廠。在零部件全國百強榜中,我們看到大部分都是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去年,我們在北京進行零部件行業調研時發現,外資和合資零部件企業占據了85%以上的零部件總收入。
何加強自身的競爭力,改變目前丟城失地的局面?這是擺在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面前的嚴峻挑戰。
最近2-3年,我們在為中國的本地零部件提供咨詢服務時,一直與客戶共同探討和嘗試著來解決這個問題。實踐證明,中國零部件企業要在嚴酷的行業競爭局勢面前占穩腳跟,并獲得大的發展,需要建立4大能力;
深刻的市場洞察能力:洞察整車市場、配件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發展機會;洞察競爭對手發展方向和策略;
強大的研發能力:同步研發能力是基本條件;逐漸培育超前研發能力。
低成本的生產能力。內部生產的控制力;外部廠商協作和采購。
穩健的資本運作能力。聯盟策略:通過資本手段與整車廠結盟;并購或出售策略:通過并購對手獲得規模優勢,以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磨礪市場洞察能力
市場洞察能力是指企業能及時準確地發現市場機會,并預知市場發展趨勢、跟蹤了解對手的能力。對市場的遲鈍是阻礙企業發展的一個非?;A的原因。很多企業之所有走向失敗,很多時候是沒能深刻地認識到市場的變化。
善于發現并捕捉市場機會。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我們認為中國零部件企業存在著3大發展機遇。第一大發展機遇來自整車廠。由于國家政策大力鼓勵環保節能車型的發展和國內消費習慣的轉變,經濟型轎車和休閑商旅車將成為整車行業發展的主要機遇。以經濟型轎車為例,我們預測未來3-5年,這個市場的增長速度在16%左右,2010年的市場需求將達到390萬輛,將成為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車型?,F在傳統的轎車生產企業、商用車企業和國內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等三股力量正在加緊進入這個領域推出新的經濟型轎車。而且從現在汽車市場銷量排行榜就能看出,月銷量能在一萬臺以上的就是夏利、奇瑞等經濟型轎車,由此可以一斑。
第二大機遇是出口市場。隨著中國機會的發現和國外汽車企業的生存艱難,歐美領先汽車企業正在向中國進行跨國采購以降低成本。2006年福特汽車就宣布將在中國采購大約200億美元的零部件。同時,隨著俄羅斯、東南亞等臨近地區汽車工業的發展,他們國家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較弱,這樣就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進入契機。我們曾服務的一家起動機企業,之前企業經營狀況一直都不是很大,但自從打開俄羅斯市場以后,整個銷售額翻了2番,從以前4萬多只的產量發展到現在15萬只。這家企業能夠成功崛起,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發掘了出口市場的機遇。
第三大機遇是國內配件市場的迅速增長。對于國內大部分零部件企業而言,配件市場在他們眼中并不是一個非常值得進入的市場。確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配件市場基本上處于“兩極”狀況。一方面,整車廠的4S/3S店等占據著高端配件市場,他們的產品有質量保證,但是價格卻是非常昂貴;另一方面,大眾的配件市場都眾多的路邊店占據,產品大都數是副廠件,價格便宜但質量卻很難保證。不過,我們的研究表明,市場機會就在于“兩極”的中間狀態——我們預期在4S/3S店與路邊店之間會出現一個中間市場,這個中間市場是以零部件賣場為主,他們以適宜的價格銷售有質量保證的配件。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零部件連鎖超市是重要的配件銷售渠道,我們預期中國也會比較快地且大規模地出現這種類型的渠道,這將是中國零部件配套企業的主要機會。
因此,對于零部件企業而言,如何發現具體的市場機會并捕捉住他們,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公司業務持續增長的關鍵。
預測市場的變化趨勢,并快速做出反應。零部件企業不僅需要關注和預測下游的整車廠市場的變化,也需要關注原材料市場的變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