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藍 全生
在保健品啟動逾加困難的今天,試問,誰還能取得投入當月,就達到投入產出比1:1的成績?
在遭受普遍信任質疑的行業背景下,誰還能滿有信心對客戶承諾,投入當月,即令到你有產出,并且好過1:1?
在這金秋十月,收攏了展天羽翅,端坐在浦江25樓的這層艷陽高照的酒肆中,杯斛交錯。尚帶著北地的風塵,尚帶著市場的振奮,我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做到了——投入當月,產出400件、一月半,產出了800件。打入成本、打入管理費用,相信也能夠做到投入產出比均衡。
客戶問我們有沒有成就感。哈,我們有何成就感?詩人說,有何成就可言,挺住意味一切。對于一個策劃人來說,每一個策劃案的成就,仿佛經歷鳳凰磐涅??粗袌龌鹌饋砹?,心中,卻如隔岸觀火,空明一片。等待我們的是,下一次燃燒。成就,是屬于雇主的。
那么,臨格策劃是如何在取得第一月產出400件的果效的。且續上一杯好茶,聽我慢慢道來。 風起水生初相逢
第一次接觸這個產品(因涉及商業秘密,該產品尚處于啟動階段,本文不提及具體商品名,請原諒)是在2005年10月份,我們應邀請與周總和他的助手高先生見了面。他們沒給我們任何資料,只告訴我們看好這個產品,想做這個產品。我們坐下來聊了一整個下午。我們想確定的,就是,這究竟是不是個好產品。是好產品,有內涵和外延,就可以進入策劃。產品提煉不出賣點,你再有錢大家也都沒辦法做。
臨格策劃:象很多做策劃的人那樣,我們也研究了很多營銷方面的書。在工作實踐中,發現很多先進的理論只能是看看而已,說說就好,是不能夠用到中國的市場營銷實踐中來的。比如,國外提出的USP理論,強調產品的賣點乃是它的獨特的功能性?,F在大家都認為這在美國50年代出現的理論已經過時,根本不符合市場準則。試問,不適合美國市場的理論難道就一定不適合中國市場嗎?
我只相信成為王侯敗者寇。在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下,產品只能賣它的獨特性,才有可能在短期內取得果效果。如果客戶要求你在一月內取得投入產出比,你跟他說,沒銷量沒關系,我們需要一個長遠目標,我們現在乃是在培育市場,乃是在經營品牌。誰更對客戶負責?
對于保健品,中國的消費者態度很務實,不是“我喜歡輕飄飄的感覺”。乃是要實實在在的效果。
接下了這個產品。
上窮碧落下黃泉
從2005年10月份到2006年3月,整整5個月的時間,投入到搜集、整理該產品資料中?;旧鲜菑?個途徑搜集資料:
一、派人去了一趟香港,買回關于該產品著作12本書。港人的豎排體讀起來格外別扭。
二、在國內各大城市搜尋關于該產品的書籍,好不容易尋到一本,一看還跟香港買回的是一個人寫的,港版翻譯它強多了
三、向英特網搜索,中文的和英文的、日文的、韓文的都要。英特網“唰”一下,給了你上萬條信息。其中有用的都是需要付費的國外網站
第一輪資料搜集完了,需要消化。坐下來,花了一周整整7天時間,策劃們把這些書
都看完了。我們的策劃都是好樣的,只要看過的書,知識點說到哪兒能記到哪兒,這都是長期壓迫形成的優良風格。寶潔的地區經理會突然被問道,一個男性成人頭發上通常有多少個頭皮屑。一個做產品策劃的,當然要對產品的特性、歷史、功能、原料等等了如指掌,不然做什么策劃。做出來的東西也是不能過關、經不起檢驗的。
第一輪資料搜集完了,我們就開始動手寫軟文章。
臨格策劃:在一個1/2版或1/4版的軟文章中,可以向消費者者傳達很多的信息。在這個方寸天地中,你可縱情馳騁。廣告不如新聞,所以炒新聞目前是很有效的手段:消費者很少會耐煩你詮釋一個他們熟悉的東西,但是消費者往往有耐心聽一件新奇怪的、他不了解的事情。任何一篇軟文,先訣條件就是要能吸引消費者閱讀。這是最基本的。如果連這一點做不到,那只能被扔進故紙堆!腦白金公司的史玉柱,他就非常強調軟文的閱讀性,他甚至主張,哪怕你開個精彩的頭,底下的內容與它無關都不要緊,先騙到消費者讀。這當然當作笑話聽。消費者哪里是可以欺騙的。
炒新聞要找到由頭,就看你巧妙不巧妙了。
第一輪軟文章結束了。通常我們寫一輪文章都要寫到15——20篇才夠。篇篇都一定要求精彩。都要令到客戶說好。象什么《給腸子洗洗澡 咱也瘋狂一把》這些頻頻在報紙上亮相的文章是不行的。我們最后定稿的這只產品的16篇軟文章。周總看了,真的是一迭聲叫好。他不斷地拿給他的朋友看,也獲得很高的品評。當他把這些反饋告訴我們時,我們是樂不起來的。只知市場是檢驗場,銷量是硬道理。
第一輪軟文看得再好也是不能夠定稿的。需要放。
為什么?因為客戶還有我們自己都還在不斷地研究這個產品,在產品正式上市之前,總有很多火花閃現。這些都不能放過,任何有助于銷量提升的素材,我們都要用在軟文中,但這些絕不是產品的訴求點,乃是素材。一直修改到上市之前1個月,確定、封緘,照此執行。在此之前,一直都在進行調整,直到滿意的地步。
趕中秋 量抬頭
軟文啟動市場,投入小,風險小,同時可賦予產品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對培育市場、將來提升產品都大有裨益。這就是軟文組合的好處。
除了軟文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外,對啟動時間的組合也很有講究。
臨格:選擇一個好的啟動時間,就能令啟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如果你的方案是在1個月的時候上銷量,那么應當把方案提升時間卡在自然熱銷季節,比如,中秋節、春節等。那么銷量就象大火借風勢,扶搖上九天。腦白金的啟動全部是安排在6月份,為了卡中秋這個檔期。如果錯過這個時間,它是不會啟動的。就要等到10月份啟動,卡春節這個檔期了。前面都是在培育市場,直等時間一到,形成強勢銷售。一旦銷量上到一個平臺,資金就能回籠,維持總比提升要容易。
我們選在8月份中旬啟動。9月份是中秋節。
前3周,只是接了很多咨詢電話。但是銷量并沒有很大提升,周六、周日稍有增長。然而,到了第4個周,該起銷量的那天,天氣變了,下了一整天的雨。當時我們都壓到了市場第一線。為了找一份當日出的刊著產品廣告的報紙,我們打了一輛車,轉遍了整個省城。都沒找到一家報攤。我們都快絕望了,后來在一個小巷里,才找了一家在屋里賣報紙的。我們惡狠狠地買了10份。佇立在街頭,北方的街道很寬闊,大街上長風四處逡巡,看不到幾個人。心想,今天真不該上那篇文章。估計上不了啥銷量。
哪知,到了晚上,收到周總電話:今天最大的那個店,一天就跑了3件多,63盒!
第2天,天氣放晴了,大街上人也多了,10點多跑到終端一看,嚯!好家伙。很熱鬧。站在那一會功夫,提走了8盒。
我們的感受就好象是懷胎10月,終于生出了個體面的孩子。
第4周,一整個周,銷量是前2周的總和。賣了200件貨。
客戶在一個月之內即收回全部廣告款。喜笑顏開。
而我們,金色陽光度在雙翼上,從萬里云天飛回家中,棲息一陣。策劃人象一只鳥,飛翔是它的生命。對一只鳥來說,不飛翔,不歌唱,就是生命枯竭了。
我以為一個策劃人,都當以客戶為念,以銷量為本,而不必空談理論。我相信那句話:銷量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