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并購好又多,對中國酒類供應商影響有多大
2月27日,世界500強排名第一、全球零售連鎖老大沃爾瑪宣布收購Bounteous Company Ltd(BCL)公司35%的股權,這意味著BCL公司在中國34個省、區、直轄市運營的101家好又多超市門店將不斷被沃爾瑪“收編"。這一事件傳聞多時,最終塵埃落定,被業界稱為“中國零售業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
由于中國產品物美價廉,一直以來,沃爾瑪視中國為“世界采購中心",把采購總部搬到深圳后,每年在中國采購額超過100億美元,據了解,沃爾瑪僅在廣東一年的采購額就達80億美元,占其在中國采購商品總額的80%,并且這個采購量仍將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 業內人士稱,不管發展結果如何,并購好又多,都將成為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轉折點,它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已經轉變并充滿好感,它將實現成為中國零售老大的夙愿,依靠牢固的美國市場,支撐其全球第一大零售商之位。沃爾瑪首次在我國出手收購,它拉開了在華快速擴張戰略的序幕。
沃爾瑪將控制采購話語權?
業界分析認為,一方面,沃爾瑪靠雄厚的資本和品牌效應,一旦快速擴張戰略成為事實,并形成全國性強勢蔓延,將有可能控制中國零售業的“采購話語權",同時,意味著中國供應商的“供應話語權"將被削弱。
另一方面,國內一線城市的網點資源越來越稀缺,與自己選址、開店相比,并購方式能使跨國零售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得優質的網點資源。未來五年,中國零售業的并購將進入活躍期。目前中國零售業的組織化程度還較低,僅為20%左右,與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相比偏低,如美國已達到85%。為了降低競爭壓力、解決店面布局問題,并在新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越來越多的國內和海外零售商將參與并購交易。
作為供應鏈條上的中國酒類經銷商,在中國本土運做作商超渠道大都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但也飽受了更多的無奈和潛規則困繞。當國際零售大鱷的并購風潮來到面前時,面對不同的背景、模式、規則等,渠道運作又產生什么影響和變化呢? 中國特色的渠道潛規則面臨退色
|博銳|4
目前,中國的經銷商面臨兩個敵人,一個是本國的現代商業的快速擴張,一個是跨國零售商業的大舉進入。隨著資本的競爭和行業規范,經銷商傳統的經營思路和經營模式根本無法對抗集團化、集中化作業的進攻?!?BR>
在中國酒類行業,廠家掌控的渠道資源主要是經銷商,計劃經濟時代主要是個省、市級糖茶站;經銷商掌控的渠道資源主要有“三大渠道":餐飲渠道、商超渠道、流通(批發)渠道,在酒類經銷商領域中有“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說法。
由于渠道是一種有限資源,可供選擇的數量不多,尤其是“績優股"渠道更是不可多得,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下,日用快速消費品的渠道之爭就是資源之爭、線路之爭、平臺之爭,甚于消費者之爭。許多產品不去研究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價值觀,而去研究渠道潛規則,滿足渠道掌控人的價值觀,可見渠道的本質已走向變異。
中國酒類市場為爭奪渠道資源,不僅廠家與廠家之間展開競爭伐謀,經銷商之間更是你死我活,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廠商之間為爭奪渠道也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廠家往往采用直銷或自建渠道等手段,不惜架空經銷商,等等。近二十年來,中國酒類行業一直在上演這樣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渠道資源大戰?! ∫欢ㄒ饬x上說,中間運營渠道(或叫中介機構、經銷商)、餐飲渠道、商超渠道、流通渠道等,都屬公共渠道資源,他們因掌控多種品類的資源支配權,等于掌控了大量的社會性的生產資料,所以,必須有制度和規則來約束,才能保證社會、經濟正常運行,沒有國家法規制定游戲規則,渠道必會變成狂魔亂舞。
目前,中國的渠道領域正面臨由大亂到大治的特殊時期,“法制渠道"、“規則渠道"也許今后將成為領域發展的主題或趨勢。我們看到,在2006年無論是《酒類流通管理辦法》、《酒類批發經營管理規范》、《酒類零售經營管理規范》,還是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五部門聯合頒布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以及從上而下的反商業賄賂浪潮,或者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道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自帶酒水現象,等等,都顯示了一種“理性回歸"、“規則參事"時代的到來,同時加快了經銷商整合、聯合的步伐。
當前,引起巨大轟動的沃爾瑪并購好又多案,表面上看是一次并購擴張事件,但實際上是一種零售業規則時代的到來,或者叫采購渠道的規則蔓延,他對中國的零售業采購渠道是一種沖擊和觀念影響,對中國數以萬計的供應商是一次“規則普及"。
事實上,在發達國家,一般都有控制大型零售商壟斷行為的法律法規。如美國針對超市店大欺廠、向供貨商提出種種條件、要求供貨商交進場費等情況,制訂了《羅賓遜波特曼法案》,規定對有可能壟斷市場的商家,不許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不許向供應商要求特殊折扣及不合理費用。還有一些國家對大店、小店的營業時間做出規定,要求大型購物中心和大型超市的營業時間不能過長,為便利店、中小型超市提供生存空間。
而象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全球性零售商,近年來逐漸開始扮演中國國內以及出口市場的基準定價者的角色。由于其采購規模巨大,可以把十元錢的東西壓到五元錢,其它的采購者也就以此為基準,上浮一至兩元。
三年后必有規則,廠家直銷不會流行
對于中國酒類商超渠道,高額進店費仍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管中國法規的實施與實際執行相差甚遠,但是,業界還是充滿希望地預測:未來3年,中國酒類渠道領域明顯會回歸理性,肯定會有規則色彩在起作用。
據說,目前南方一些大城市的經銷商已聯合抵制高額進店費,向渠道要公平。濟南市多位酒類經銷商反映,目前,濟南這兩年商超渠道走貨量明顯呈上升趨勢,但大商超的“開戶費"仍然很高,一個商場開戶2萬元,還不包括其他各種“存錢費"——堆頭費、促銷費、活動贊助費、年節費等。同時,多數酒類經銷商反映,濟南沃爾瑪比較正規,收費比較合理,幾乎是象征性的,“開戶"進店不要錢,一個品種只收一箱酒的費用,結帳很守時,也不拖欠,濟南沃爾瑪也有缺點:對酒類專區不太重視。有人樂觀預測,如果“沃爾瑪規則"成星火燎原之勢遍布中國各個城市,那些堅持高額進店費的賣場,在中國法規落實到位的情況下,肯定會有所收斂。
但是,有一種“悖論"非常值得經銷商思考,所有商超其實都不喜歡經銷商高加價率進店,尤其沃爾瑪對供貨商的加價率要求非常嚴。經銷商卻希望是暴利,不肯把價格降下來。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商超不愿與經銷商打交道,他們繞過經銷商直接與廠家接觸,有的直接到酒水批發市場找供應商進貨,爭取更優惠的進價。比如,有經銷商認為,濟南一度冷清的段店酒水批發市場比前幾年又紅火了,批發商的日子又好過了,而一些曾經做代理或者做品牌運營的經銷商,又回過頭來搞批發流通,酒水行業似乎又輪回了。
酒商角色輪回盡管不是主流,但這里面蘊涵的“渠道規則"是:暴利時代必將越走越遠,大鱷通吃時代愈演愈烈。有些大品牌開始繞開經銷商做直銷,比如張裕;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等,則自建渠道、擴充專賣店等等。盡管有業界人士認為,廠家做直銷是一種愚蠢行為,而且不會成為主流??墒欠N種現象說明,渠道由亂到治是有規則的,規則是由公共組織制定的,實施是由行業領袖們帶動引領的。沒有規則的行業總是會暴出丑聞。
事實上,在渠道面前,中國酒類經銷商一直是一群走在崎嶇峭壁上的“孫行者",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頭上還有緊箍咒,為了斬妖除魔,打個“擦邊球",尋求個機巧是不可避免的,但最終還必須要遵守“佛主"制定的規則,否則無法取得真經。